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高纯氢氧化钠试验方法 第1部分:氯酸钠含量的测定 Test methods of high﹘purity sodium hydroxide— Part 1:Determination of sodium chlorate content ICS 71.060.40 CCS G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1200.1—2025 代替 GB/T 11200.1—2006 2025-06-3 0发布 2026-01-0 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 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 11200《高纯氢氧化钠试验方法》的第1部分。GB/T 1120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氯酸钠含量的测定; — 第2部分:三氧化二铝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 第3部分:钙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法。 — 本文件代替GB/T 11200.1—2006《工业用氢氧化钠 氯酸钠含量的测定 邻﹘联甲苯胺分光光度 法》,与GB/T 11200.1—200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6年版的第1章); a) 更改了原理(见第4章,2006年版的第3章); b) 更改了试剂或材料中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见5.3,2006年版的4.2),增加了氢氧化钠溶液 的制备方法(见5.3),增加了氯酸钠标准储备溶液“可采用有证标准物质”的规定(见 5.4),更改了邻联甲苯胺指示液的制备方法(见5.6,2006年版的4.5);c) 更改了仪器设备(见第6章,2006年版的第5章); d) 更改了试验步骤(见第7章,2006年版的第6章); e) 更改了计算公式(见第8章,2006年版的第7章),增加了结果计算中“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 后5位”的要求(见第8章);f) 增加了允许差中“取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的要求(见第9章); g) 更改了试验报告的内容(见第10章,2006年版的第9章)。 h)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6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大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锦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 公司、河北冀衡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君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万华化学(烟台)氯碱热电有限 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氯碱有限公司、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华谊氯碱化工有限公司、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电化厂、中盐常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美阳电 子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荣兴、孙文勇、高旭东、齐玉林、郝怡臣、国保俊、苏新华、王夕峰、黄东梅、 倪留生、李俊、薛俊军、徐湘越、张艳君、李祥庆、李岩松、李迎堂、孙文杰、糜贵廷、黄建民、邵月庆、 张广果。 本文件于1989年首次发布,2006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GB/T 11200.1—2025 Ⅰ 引 言 GB/T 11200《高纯氢氧化钠试验方法》旨在确立适用于测定高纯氢氧化钠试验方法的准则,由 3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氯酸钠含量的测定。目的在于描述高纯氢氧化钠中氯酸钠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2部分:三氧化二铝含量的测定。目的在于描述高纯氢氧化钠中三氧化二铝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3部分:钙含量的测定。目的在于描述高纯氢氧化钠中钙含量的测定方法。 — GB/T 11200.1—2025 Ⅱ 高纯氢氧化钠试验方法 第1部分:氯酸钠含量的测定 警示─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高纯氢氧化钠中氯酸钠含量的测试原理,规定了测定试剂或材料、仪器设备、试验步 骤、结果计算、允许差和试验报告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高纯氢氧化钠中质量分数为0.000 05%~0.01%的氯酸钠含量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 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原理 在强酸性介质中氯酸钠分解为氯气和二氧化氯,氯气和二氧化氯与邻联甲苯胺反应生成稳定的黄色 物质,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5 试剂或材料 5.1 文件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规定的三级水或相当 纯度的水。 5.2 盐酸:优级纯。 5.3 氢氧化钠溶液:200 g/L。 称取20 g氢氧化钠置于预先盛有30 mL水的烧杯中,溶解,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 mL容量瓶 中,稀释至刻度。 5.4 氯酸钠标准储备溶液:1 g/L。 称取1.000 g氯酸钠,溶于水,移入1 00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此溶液也可采用有证标准物质。 5.5 氯酸钠标准溶液:10 mg/L。 用分度吸量管量取5.0 mL氯酸钠标准储备溶液,置于500 mL的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该溶液使 用前配制。 GB/T 11200.1—2025 1 5.6 邻联甲苯胺指示液:1 g/L。 按GB/T 603 的规定制备。 6 仪器设备 6.1 单标线容量瓶:100 mL、500 mL和1 000 mL。 6.2 分度吸量管。 6.3 分光光度计。 6.4 比色皿。 6.5 天平:精度为0.01 g。 6.6 分析天平:精度为0.001 g。 7 试验步骤 警示─盐酸属于极易挥发、强腐蚀性物质,分析时,应在通风良好的通风橱内进行。即使有经验的工 作人员也应有人监护。 7.1 工作标准曲线 7.1.1 标准溶液的配制 在6个100 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0.0 mL、0.5 mL、1.0 mL、1.5 mL、2.0 mL和2.5 mL氯酸钠标 准溶液,再分别加入20.0 mL、19.5 mL、19.0 mL、18.5 mL、18.0 mL和17.5 mL水,然后依次加入 3.0 mL氢氧化钠溶液、2 mL邻联甲苯胺指示液和2 mL盐酸,冷却至室温后,再迅速加入15 mL盐酸, 立刻盖紧瓶塞振荡1 min或反复倒置15次~20次,开始计时,显色10 min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7.1.2 吸光度测定 用加入0.0 mL氯酸钠标准溶液的标准溶液调整分光光度计零点,选用适宜的比色皿,在波长 442 nm处,于10 min内完成吸光度测定。 7.1.3 标准曲线绘制 以100 mL标准溶液所含的氯酸钠质量(μg)为横坐标,与其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7.2 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相当于20 g±1 g氢氧化钠的试样(精确到0.01 g)置于预先盛有30 mL水的烧杯中,溶解,冷 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7.3 空白溶液 在100 mL容量瓶中(不加试样),加入25.0 mL水和2 mL邻联甲苯胺指示液,迅速加入15 mL盐 酸,立刻盖紧瓶塞振荡1 min或反复倒置15次~20次,开始计时,10 min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7.4 测定 用分度吸量管量取3.0 mL试样溶液(7.2)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20.0 mL水、2 mL邻联甲苯 胺指示液和2 mL盐酸,冷却至室温,再迅速加入15 mL盐酸,立刻盖紧瓶塞振荡1 min或反复倒置 15次~20次,开始计时,显色10 min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空白溶液调整分光光度计零点,选用 GB/T 11200.1—2025 2 与7.1.2中相同的比色皿,在波长442 nm处,于10 min内完成吸光度测定。 8 结果计算 w 氯酸钠含量以氯酸钠(NaClO3)的质量分数 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1)计算: w=m010 6 m13=100100 …………………………( 1) 式中: m0 ─ 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氯酸钠的质量,单位为微克 (μg); m1 ─ 称取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 (g)。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5位。 9 允许差 允许差的规定见表1。 表1 允许差 氯酸钠(NaClO 3)的质量分数 2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 ≤0.000 5% — >0.000 5% ≤0.000 5% 取2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 1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 本文件编号; — 试验对象; — 试样中氯酸钠的质量分数; — 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 试验日期。 — — GB/T 11200.1—2025 3
GB-T 11200.1-2025 高纯氢氧化钠试验方法 第1部分 氯酸钠含量的测定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18:30:33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11.3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6383-1 2015 Plastics — Film and sheeting — Determination of tear resistance — Part 1 Trouser tear method.pdf
ISO 105-E10 1994 Textiles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Part E10 Colour fastness to decatizing.pdf
BS ISO 5401 2024 Audit data collection Customs and indirect tax extension.pdf
ISO 15061 2001 Wate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dissolved bromate — Metho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of ions.pdf
ISO 11565 2024 Road vehicles Spark-plugs Test methods and requirements.pdf
ISO 13468-1 2019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the total luminous transmittance of transparent materials — Part 1 Single-beam instrument.pdf
ISO 16589-5 2011 Rotary shaft lip-type seals incorporating thermoplastic sealing elements — Part 5 Identification of visual imperfections.pdf
ISO 19403-3 2024 Paints and varnishes Wettability Part 3 Determination of the surface tension of liquids using the pendant drop method.pdf
ISO 20233-2 2019 Ships and marine technology — Model test method for propeller cavitation noise evaluation in ship design — Part 2 Noise source localization.pdf
ISO 9448-7 2013 Tools for pressing — Guide bushes — Part 7 Form F, ball cage bus.pdf
GB-T 20296-2012 集成电路记忆法与符号.pdf
GB-T 4460-2013 机械制图 机构运动简图用图形符号.pdf
GB-T 40414-2021 浮筑地面用绝热制品厚度的测量.pdf
GB-T 14188-2008 气相防锈包装材料选用通则.pdf
GB-T 26239-2010 软件工程 开发方法元模型.pdf
GB-T 17773-1999 形状和位置公差 延伸公差带及其表示法.pdf
GB-T 39370-2020 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表面反射性能的测定.pdf
GB-T 12615.2-2004 封闭型平圆头抽芯铆钉 30级.pdf
GB-T 14536.11-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 电动机用起动继电器的特殊要求.pdf
GB-T 33011-2016 建筑用绝热制品 抗冻融性能的测定.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411.3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