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47.020.20
CCSU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653—2025
代替GB/T14653—2008
挠性杆联轴器
Flexiblelinkcoupling
2025-06-30发布 2026-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4653—2008《挠性杆联轴器》,与GB/T14653—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
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本文件适用对象的许用环境温度(见第1章,2008年版的4.7);
b) 增加了静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的定义(见3.2和3.3);
c) 删除了许用环境温度(见2008年版的4.7);
d) 更改了表1~表4中部分基本参数数据(见5.2,2008年版的4.3);
e) 增加了重量要求(见6.3);
f) 增加了主要零件热处理后具体质量要求(见6.4.2);
g) 更改了静扭转刚度性能要求(见6.5.1,2008年版的5.4);
h) 更改了动平衡性能要求(见6.5.2,2008年版的5.5);
i) 更改了粗糙度检验方法(见7.1.2,2008年版的6.1.2);
j) 增加了重量检测方法(见7.3);
k) 更改了静扭转刚度试验方法(见7.5.1,2008年版的6.4);
l) 更改了动平衡试验方法(见7.5.2,2008年版的6.5);
m) 增加了标志要求(见9.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7)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晓康、祁超、王友兵、刘刚、覃金龙、马强、李倩倩、钱柯疆。
本文件于1993年首次发布,2008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ⅠGB/T14653—2025
挠性杆联轴器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挠性杆联轴器(以下简称联轴器)的分类和标记、结构和参数,规定了联轴器的技术要
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被连接两轴需角向偏移补偿和(或)轴向偏移补偿,许用环境温度为-30℃~120℃
的联轴器的设计、制造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99—2015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1804—2000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3077—2015 合金结构钢
GB/T3098.1—201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9239.1—2006 机械振动 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 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
检验
GB/T15822.1 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1部分:总则
GB/T15822.2 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2部分:检测介质
GB/T15822.3 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3部分:设备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轴向刚度 axialstiffness
CX
两半联轴器在轴向产生单位变形所需的力。
3.2
静扭转刚度 statictorsionalstiffness
Cs
联轴器在静载荷作用下的扭转刚度。
3.3
弯曲刚度 bendingstiffness
Cb
联轴器在受到弯曲应力时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
1GB/T14653—2025
4 分类和标记
4.1 分类
4.1.1 联轴器按其许用转速可分为:
a) S型———普通型;
b) H型———高速型。
注:同规格联轴器普通型额定扭矩更大。
4.1.2 联轴器按其挠性杆的数量可分为:
a) 6组杆;
b) 8组杆。
4.1.3 联轴器按其与被连接两轴的组合型式可分为型式一、型式二、型式三、型式四。
4.1.3.1 型式一:一个联轴器与两轴连接,其组合型式见图1,其最大角向偏移补偿量见公式(1)。
图1 组合型式一
β≥a/i+α …………………………(1)
式中:
β———联轴器连续工作时允许的最大角向偏移补偿量,单位为弧度(rad);
a———轴向偏移补偿量,单位为毫米(mm);
i———依联轴器型号而定的参数,单位为毫米(mm);
α———两连接轴中心线夹角,单位为弧度(rad)。
4.1.3.2 型式二:一个带关节轴承轴向固定的联轴器与两轴连接,其组合型式见图2,其最大角向偏移
补偿量见公式(2)。
图2 组合型式二
β≥α …………………………(2)
4.1.3.3 型式三:两个联轴器(代号1、2)和一根中间轴与两轴连接,其组合型式见图3,其最大角向偏移
补偿量见公式(3)。
2GB/T14653—2025
图3 组合型式三
β1≥α1
β2≥α2+a/i …………………………(3)
式中:
α1———输入轴和中间轴之间的夹角,单位为弧度(rad);
α2———中间轴和输出轴之间的夹角,单位为弧度(rad);
β1———输入轴和中间轴之间的最大角向偏移补偿量,单位为弧度(rad);
β2———中间轴和输出轴之间的最大角向偏移补偿量,单位为弧度(rad)。
4.1.3.4 型式四:两个联轴器和一根中间轴与两平行轴连接,其组合型式见图4,其最大角向偏移补偿
量见公式(4)和公式(5)。
图4 组合型式四
β≥Lmax/(L-2k)+a/i …………………………(4)
式中:
Lmax———两平行轴中心线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L———两法兰间的轴向距离,单位为毫米(mm);
k———依联轴器型号而定的参数,单位为毫米(mm)。
如果两个联轴器都设置了关节轴承,a=0,则
β≥α1=α2
β=Lmax/(L-2k) …………………………(5)
4.1.4 联轴器按其组合型式和法兰的结构,可分为P、T、F、K四种连接型式。
4.2 标记
4.2.1 标记方法
联轴器的标记由按许用转速分类型式、尺寸代号、连接型式、杆件组数、固定形式组成,其表示形式
3GB/T14653—2025
如下:
4.2.2 标记示例
普通型,尺寸代号为56,P型连接型式,8组杆件,带轴向固定的联轴器标记为:
联轴器 GB/T14653—2025 S56-P8A
高速型,尺寸代号为56,P型连接型式,6组杆件,不带轴向固定的联轴器标记为:
联轴器 GB/T14653—2025 H56-P6
5 结构和参数
5.1 基本结构
联轴器由内部、外部构件组成,内部构件为挠性杆联轴器中的内构件,其余所有零件组合为外部构
件,其基本结构见图5。内、外构件通过8组(或6组)合金弹簧钢制作的沿切线方向布置的挠性杆相连
接,可根据使用要求设置关节轴承对轴向予以固定。
4GB/T14653—2025
GB-T 14653-2025 挠性杆联轴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18:31:1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