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13.310 CCSA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9425—2025 代替GB/T19425—2003 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technicalrequirementsofanti-counterfeitingtechnicalproducts 2025-06-30发布 2026-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分类 2 ……………………………………………………………………………………………………… 5 要求 5 ……………………………………………………………………………………………………… 6 试验、核查和评定方法 6 …………………………………………………………………………………… 7 验收规则 7 ………………………………………………………………………………………………… 附录A(规范性) 防伪技术水平等级的确定方法 10 ……………………………………………………… 附录B(资料性) 产品综合防伪能力的评定 11 …………………………………………………………… 参考文献 13 …………………………………………………………………………………………………… ⅠGB/T19425—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9425—2003《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与GB/T19425—2003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增加了“防伪”“防伪技术”“防伪识别特征”“防伪力度”“防转移”“误识率”“防伪溯源”“综合防 伪”“一线防伪技术”“二线防伪技术”“三线防伪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b) 删除了“防伪标识”“结构和(或)防伪包装技术产品”“防伪材料”“计算机-多媒体数字信息防伪 技术产品”“生物特征识别防伪技术产品”“安全期”的术语和定义(见2003年版的第3章); c) 更改了“防伪技术产品”“身份唯一性”“稳定性”的术语和定义(见3.3、3.6、3.9,2003年版的 3.1、3.7、3.8); d) 更改了“分类”(见第4章,2003年版的第4章); e) 更改了“防伪力度”要求,增加防伪技术先进性要素(见5.1,2003年版的5.1); f) 更改了“身份唯一性”要求,将“身份唯一性”调整为“身份唯一性”和“防转移性能”(见5.2、5.3, 2003年版的5.2); g) 更改了“识别性能”要求,内容调整为识别方式适应性、识别场景适用性、机读误识率和机读识 别速度4个要素(见5.4,2003年版的5.4); h) 更改了“稳定性”要求(见5.5,2003年版的5.3); i) 更改了“技术安全保密性”要求(见5.8,2003年版的5.7); j) 删除了“安全期”要求(见2003年版的5.8); k) 删除了“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见2003年版的第8章); l) 更改了“防伪技术水平等级的确定方法”(见附录A,2003年版的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防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18)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防伪行业协会、成都普什信息自动化有限公司、浙江京华激光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四川省宜宾普拉斯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泰宝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维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天臣微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量子云码(福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兆信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葛店开发区晨光实业有限公司、中山国安火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伊诺尔印务有限公司、 东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深大极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恒 利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汕头市恒顺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矩网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力合防伪技术有限公 司、武汉保诚信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天眼互证商品防伪技术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人 民印刷厂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黄岩四达证章厂、莱阳银通纸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凯力诚实业发展有限公 司、深圳朋凯印刷有限公司、苏州优印佳防伪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银科电子有限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 究院、上海市防伪技术产品测评中心、公安部鉴定中心、湖南工业大学、广东金大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隆亮、邓洋、谢高翔、王莎佟、徐立宣、蒋材辉、徐林奕晖、程烨、张惠荣、涂文芳、 蔡耀准、李征、周茜、王立江、刘斌、孙立辉、张力、刘晓宁、柯华恒、王坚、魏焕津、彭德辉、江利民、桑海明、 焦鑫、马风新、蔡启容、何诚、史志雄、徐凯博、李波、杨小标、古佳莹、舒文林、罗文佳、苟化冲、龚璐、刘蓉、 黄铁翔、马纪强、钟云飞、周俊超。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3年首次发布为GB/T19425—2003;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ⅢGB/T19425—2025 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各类防伪技术和防伪技术产品的防伪力度、身份唯一性、防转移性能、识别性能、稳定 性、使用适应性、使用环境要求、技术安全保密性等通用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核查和评定方法, 给出了防伪技术及防伪技术产品的分类,确立了验收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防伪技术和防伪技术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检验、评价和验收。 本文件也适用于指导各类防伪技术和防伪技术产品标准的编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17002 防伪技术产品生产管理规范 GB/T17004 防伪技术术语 GB/T22258 防伪标识通用技术条件 GB/T34062 防伪溯源编码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1700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伪 anti-counterfeiting 防止未经所有权人授权的仿制、复制或修改(篡改)实物商品或其包装、相关文件、数据和服务的 行为。 3.2 防伪技术 anti-counterfeitingtechnology 通过对被保护对象自身或被赋予的特征信息的设置、提取与识别,在规定范围、时间内能准确鉴别 真伪,并不易被仿制、复制的技术。 3.3 防伪技术产品 anti-counterfeitingtechnicalproduct 采用防伪技术实现的,具有防仿制、复制或修改(篡改),防转移和鉴别能力的产品和服务。 注:防伪技术产品又称防伪产品。 3.4 防伪识别特征 anti-counterfeitingidentificationfeature 能用于辨别(鉴别)真伪的特征。 1GB/T19425—2025 3.5 防伪力度 anti-counterfeitingcapability 防伪技术或防伪技术产品被仿制、复制或修改(篡改)的难易程度。 3.6 身份唯一性 uni-identification 防伪技术产品在特定系统、环境或范围内具有独特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特征。 3.7 防转移 preventtransferringandreuse 防止在用的防伪技术产品转移至他处再次使用。 3.8 误识率 misidentificationrate 防伪特征被错误识别的比率。 注:错误识别包括识真为假、识假为真和无法辨别三种情况。 3.9 稳定性 guaranty 防伪识别特征具有持续保持的能力。 3.10 使用适应性 adaptabilityofapplication 防伪技术产品的防伪识别特征能与标的物或服务对象使用要求相适应的能力。 3.11 防伪溯源 anti-counterfeitingtraceability 具有防伪功能的产品信息溯源。 [来源:GB/T38563—2020,3.6,有修改] 3.12 综合防伪 comprehensiveanti-counterfeiting 采用两种及以上防伪技术组合实现防伪的方式。 3.13 一线防伪技术 first-tieranti-counterfeitingtechnology 通常用于大众识别的防伪技术。 注:通过感官或智能手机等进行鉴别。 3.14 二线防伪技术 second-tieranti-counterfeitingtechnology 通常用于稽查或专业人员识别的防伪技术。 注:通过简易仪器、工具等进行鉴别。 3.15 三线防伪技术 third-tieranti-counterfeitingtechnology 通常用于仲裁的防伪技术。 注:通过专业人员和仪器进行鉴别。 4 分类 4.1 防伪技术 4.1.1 物理和化学等防伪技术 运用物理、化学等实现防伪的技术分类如下: 2GB/T19425—

.pdf文档 GB-T 19425-2025 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19425-2025 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第 1 页 GB-T 19425-2025 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第 2 页 GB-T 19425-2025 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18:34:5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