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13.020.01
CCSZ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667—2024
代替GB/T21667—2008
二手货品质鉴定通则
Generalrulesofthesecond-handgoodsqualification
2024-12-31发布 2024-12-3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鉴定机构和人员 1 …………………………………………………………………………………………
5 鉴定流程 2 …………………………………………………………………………………………………
6 鉴定内容 2 …………………………………………………………………………………………………
7 鉴定方法 3 …………………………………………………………………………………………………
8 品质分级 3 …………………………………………………………………………………………………
9 鉴定报告 3 …………………………………………………………………………………………………
附录A(资料性) 常见二手货的鉴定内容/项目 4 …………………………………………………………
ⅠGB/T21667—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21667—2008《二手货品质鉴定通则》,与GB/T21667—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
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
———删除了“二手货业务、二手货行业、二手货品质、二手货品质鉴定”的术语和定义(见2008年版
的3.2、3.3、3.4、3.5),增加了“品质、鉴定”的术语和定义(见3.2、3.3),修改了“二手货”的定义
(见3.1,2008年版的3.1);
———删除了“分类”(见2008年版的第4章);
———增加了“鉴定机构和人员”,对鉴定机构和人员提出了要求(见第4章);
———增加了“鉴定流程”,对鉴定流程提出了要求(见第5章);
———增加了“鉴定内容”,对鉴定内容提出了要求(见第6章);
———将“品质鉴定方法”修改为“鉴定方法”(见第7章,2008年版的第5章);
———删除了“品质保证”(见2008年版的第6章);
———增加了“品质分级”,对品质等级提出了要求(见第8章);
———增加了“鉴定报告”,对鉴定出具的相关文件提出了要求(见第9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二手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0)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转转一零二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万物新生环保科
技有限公司、山东汇工实业有限公司、成都一方电信有限公司、济南职业学院、济南安兴电气科技有限公
司、格林美(武汉)城市矿山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转转精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转转(深圳)网络科技
有限公司、江苏通源机械有限公司、北京金谷远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悦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九彤数智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商会、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国旧货业协会、福建省宁德旧货流
通行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炜、许开华、黄加忠、张珂、熊炜、滕丽丽、侯海亭、魏琼、王溯、宋阳、倪新利、
肖遥、郑甫江、陆发青、张适、田晖、阎淼、林建平。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8年首次发布为GB/T21667—200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版。
ⅢGB/T21667—2024
二手货品质鉴定通则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二手货品质鉴定过程中的相关术语和定义;规定了鉴定机构和人员、鉴定流程、鉴定
内容、品质分级和鉴定报告;描述了鉴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再流通的二手货品质鉴定。
本文件不适用于供研究、鉴赏、收藏的二手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二手货 second-handgoods
已进入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领域,保持部分或全部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3.2
品质 quality
二手货使用功能的优劣程度和外观存在的瑕疵程度。
3.3
鉴定 qualification
通过科学方法、专业知识、技术手段对二手货的品质等级进行鉴别的活动。
4 鉴定机构和人员
4.1 鉴定机构
4.1.1 鉴定机构应建立公正和独立的管理体系,并形成相关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
———质量管理制度;
———鉴定人员岗位管理制度;
———设备设施和资源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和保密管理制度;
———鉴定记录和保存管理制度;
———鉴定报告或证书管理制度;
———投诉和申诉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1.2 鉴定机构应有5名及以上从事与鉴定机构开展二手货品类鉴定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
4.1.3 鉴定机构应根据所鉴定二手货的品类,配备鉴定活动所需的场地、设施、设备、系统及服务资源。
1GB/T21667—2024
4.2 鉴定人员
4.2.1 鉴定人员应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和规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4.2.2 鉴定人员执行鉴定业务应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
4.2.3 鉴定人员应具备3年及以上从事与开展鉴定品类相关的从业经历,或经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职
业技能或职业能力证书。
5 鉴定流程
鉴定宜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见图1。
图1 鉴定流程图
6 鉴定内容
6.1 鉴定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 基本信息,宜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名称、产品型号、原生产厂家或品牌拥有方、维修和翻新记录;
b) 安全性,鉴定二手货在再使用过程中是否会造成人身或财产伤害;
示例1:电路是否老化。
示例2:紧固件是否牢靠。
c) 环保性,鉴定二手货在再使用过程中能否符合相关强制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示例1:噪声是否超标。
示例2:辐射是否超标。
d) 使用功能,鉴定二手货应具备所有的使用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核心使用功能、主要使用功能、次
要使用功能、附属使用功能;
e) 外观瑕疵,鉴定二手货外观是否存在视觉瑕疵,包括但不限于污迹、破损、划(擦)痕、变形、碎裂。
2GB/T21667—2024
GB-T 21667-2024 二手货品质鉴定通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18:37:2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