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99
CCSB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599—2025
代替GB/T23599—2009
草 菇 菌 种
Purecultureofstrawmushroom
2025-06-30发布 2026-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3599—2009《草菇菌种》,与GB/T23599—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
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增加了气生菌丝、厚垣孢子、原基、生物学效率和液体菌种的术语和定义(见3.4~3.8);
b) 更改了母种、固体原种和栽培种感官要求(见4.1.2、4.2.1.2和4.3.2,2009年版的4.1.2、4.2.2
和4.3.2);
c) 删除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的微生物学要求(见2009年版的4.1.3、4.2.3和4.3.3);
d) 删除了菌丝可溶性蛋白的电泳图谱特征、电泳方法和电泳方法中PDY培养基配方(见2009年
版的4.1.6、5.4和附录C);
e) 删除了ITS(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特征、分析方法和分析法(见2009年版的4.1.7、5.5和附录
D);
f) 更改了固体原种、栽培种容器规格要求(见4.2.1.1、4.3.1,2009年版的4.2.1、4.3.1);
g) 增加了液体原种(见4.2.2);
h) 更改了检验方法(见第5章,2009年版的第5章);
i) 更改了判定规则(见6.2,2009年版的6.2);
j) 更改了运输要求(见7.3,2009年版的7.3);
k) 更改了贮存要求(见7.4,2009年版的7.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江苏安
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院、云南云菌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供销合作
社联合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华蓉、孙达锋、吴清平、刘绍雄、李雪松、胡惠萍、陈骏骅、尚陆娥、吴伟杰、
杨小兵、董娇、赵春艳、岳万松、刘寅山、何俊、邓雅元、刘远超、蔡曼君、张晓华、黄龙花、高章会、林群英、
吴亮亮、吴晓贤。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9年首次发布为GB/T23599—2009;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ⅠGB/T23599—2025
草 菇 菌 种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草菇菌种的质量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描述了草菇菌
种的检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草菇菌种的生产、流通和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2728 食用菌术语
NY/T528—2010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1284 食用菌菌种中杂菌及害虫的检验
3 术语和定义
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拮抗现象 antagonisticphenomenon
具有不同遗传基因的菌落间相互抑制产生不生长区带或形成不同形式线行边缘的现象。
[来源:GB/T12728—2006,2.3.21,有修改]
3.2
角变 sectoring
因菌丝体局部变异或感染病毒而导致菌丝变细、生长缓慢、菌丝体表面特征成角状异常的现象。
[来源:GB/T12728—2006,2.5.17]
3.3
高温圈 high-temperatureline
高温抑制线
食用菌菌种在培养过程中受高温和通气不足的不良影响,培养物出现的圈状发黄、发暗或菌丝变稀
弱的现象。
[来源:GB/T12728—2006,2.5.18,有修改]
3.4
气生菌丝 aerialhypha
生长在培养基表面空间的菌丝。
[来源:GB/T12728—2006,2.2.7]
1GB/T23599—2025
3.5
厚垣孢子 chlamydospore
具厚壁能抵抗不良环境的无性孢子。
[来源:GB/T12728—2006,2.2.30]
3.6
原基 primordium
尚未分化的原始子实体的组织团。
[来源:GB/T12728—2006,2.2.13]
3.7
生物学效率 biologicalefficiency
单位质量培养料的风干物质所培养产生出的子实体或菌丝体质量(鲜重),常用百分数表示。
注:如风干料100kg产生新鲜子实体50kg,即为生物学效率50%。
[来源:GB/T12728—2006,2.1.27,有修改]
3.8
液体原种 liquidmotherspawn
由母种移接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
4 质量要求
4.1 母种
4.1.1 容器
应符合NY/T528—2010中4.7.1.2的规定。
4.1.2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母种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斜面背面外观 培养基不干缩,边缘较整齐,颜色均匀、无暗斑、无色素
菌丝生长量 长满斜面
菌丝体特征菌丝体浅白至黄白色,半透明,旺健、爬壁力强、气生菌丝旺盛,
表面舒展、无角变,允许有少量红褐色的厚垣孢子;分枝均匀
表面分泌物 无
菌落边缘 整齐
杂菌 无
气味 有草菇菌种特有的气味,无酸、臭、霉等异味
4.1.3 菌丝生长速度
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以下简称PDA培养基,见附录A中A.1)上,接种(3~5)mm×(3~
5)mm的接种块1块,应在30℃~32℃避光培养,菌丝长满斜面的时间为3d~5d。
2GB/T23599—2025
4.1.4 母种栽培性状
母种应经出菇实验,在农艺性状和商品性状正常的条件下,生物学效率应不低于20%。
4.2 原种
4.2.1 固体原种
4.2.1.1 容器
应符合NY/T528—2010中4.7.1.3的规定。
4.2.1.2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固体原种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外观 紧贴瓶(袋)壁,无干缩
菌丝生长量 长满容器
菌丝体特征菌丝体浅白或灰白色,生长旺健;表面无角变,
无高温圈,允许有少量红褐色的厚垣孢子
表面分泌物 无或允许少量
拮抗现象 无
原基 无
杂菌 无
气味 有草菇菌种特有的气味,无酸、臭、霉等异味
4.2.1.3 菌丝生长速度
在适宜培养基上(见A.2),每支母种接种3瓶(袋)~4瓶(袋),接种块大于或等于15mm×
30mm,应在30℃~32℃避光培养,菌丝长满培养基的时间为7d~12d。
4.2.2 液体原种
4.2.2.1 容器
4.2.2.1.1 宜选用耐高温、洁净、无色、透明、无损的玻璃三角瓶,并配套使用能满足透气和过滤微生物
要求的棉塞、硅胶塞或透气膜。
4.2.2.1.2 宜使用耐高温的不锈钢发酵罐。罐体内壁无培养料等污物,滤芯、管道等无油污、无料污、无
破损,外壳洁净。阀门、安全阀、压力表完好,工作正常。
4.2.2.2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3的规定。
3GB/T23599—2025
表3 液体原种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培养液 淡棕色且清澈透亮,有大量菌丝体悬浮且分布均匀
菌丝体特征 白色,色泽均匀;絮状或直径2mm~3mm大小均匀的球状
杂菌 无
气味 有草菇菌种特有的气味,无酸、臭、霉等异味
4.2.2.3 菌丝生长速度
4.2.2.3.1 在适宜培养基上(见附录B),母种每支可接500mL的三角瓶4瓶~6瓶,接种(3~5)mm×
(3~5)mm的接种块10块~12块,置于摇床上,应在转速120r/min~160r/min,30℃~32℃避光振
荡培养60h~96h。
4.2.2.3.2 在适宜培养基上(见附录B),种子液接种量为培养基装量的1%~2%,无菌空气通气量应保
持在0.5m3/min~1.2m3/min,罐压应保持在0.02MPa~0.04MPa,温度30℃~32℃,培养60h~
96h。
4.3 栽培种
4.3.1 容器
应符合NY/T528—2010中4.7.1.4的规定。
4.3.2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栽培种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外观 紧贴瓶(袋)壁,无干缩
菌丝生长量 长满容器
菌丝体特征菌丝体浅白或灰白色,生长旺健,表面允许有少量红褐色的厚垣孢子;
生长整齐,色泽一致,无角变,无高温圈
表面分泌物 无或允许少量
拮抗现象 无
原基 无或允许少量
杂菌 无
气味 有草菇菌种特有的气味,无酸、臭、霉等异味
4.3.3 菌丝生长速度
在适宜培养基上,每瓶固体原种接种30瓶(袋)~50瓶(袋),每瓶液体原种接种20瓶(袋)~30瓶
4GB/T23599—2025
GB-T 23599-2025 草菇菌种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18:37:5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