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29.220.01 CCSK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339—2025 代替GB/T33339—2016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测试方法 Testmethodforvanadiumflowbatterysystem 2025-06-30发布 2026-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试验项目 1 ………………………………………………………………………………………………… 5 试验准备 2 ………………………………………………………………………………………………… 6 测试条件 2 ………………………………………………………………………………………………… 7 测量仪器 3 ………………………………………………………………………………………………… 8 试验方法 3 ………………………………………………………………………………………………… 9 测试报告 6 ………………………………………………………………………………………………… 附录A(资料性) 测试报告 7 ……………………………………………………………………………… ⅠGB/T33339—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33339—2016《全钒液流电池 系统测试方法》,与GB/T33339—2016相比,除 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6年版的第1章); ———更改了试验项目(见第4章,2016年版的第4章); ———增加了温度检查(见5.3); ———更改了测试环境条件(见6.1,2016年版的第6章); ———增加了直流电源要求(见6.2); ———更改了测量仪器及精度要求(见第7章,2016年版的第7章); ———增加了外观试验(见8.1); ———更改了“额定能量效率测试”(见8.2.1,2016年版的8.1.7); ———增加了“额定充电能量测试”和“额定放电能量测试”(见8.2.2、8.2.3); ———更改了“充电过载能力试验”和“放电过载能力试验”(见8.2.4、8.2.5,2016年版的8.1.11); ———更改了“高温储存性能测试”和“低温储存性能测试”(见8.2.6、8.2.7,2016年版的8.1.10、8.1.9); ———更改了“电堆电压一致性试验”(见8.2.8,2016年版的8.1.1); ———更改了“监测和保护功能测试”(见8.3,2016年版的8.1.14); ———更改了“绝缘电阻试验”(见8.4,2016年版的8.2.5); ———删除了“额定功率试验”“最大放电功率试验”“最大充电功率试验”“额定瓦时容量试验”“最大 瓦时容量试验”“容量保持能力试验”“状态参数精度试验”“SOC精度试验”“保护功能试验” “过充电试验”“过放电试验”“阻燃性能试验”“氢气泄漏试验”(见2016年版的8.1.2~8.1.6、 8.1.8、8.1.12、8.1.13、8.2.1~8.2.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燃料电池及液流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机械工业 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大力储能技术湖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电气(安徽)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承德新新钒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伟 力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湖南省银峰新能源有限公司、杭州德 海艾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星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寰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国润储能科 技有限公司、北京绿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钠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电工电气集团高新液储科技 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铅锂智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河北超钒储能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和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安储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静波、李先锋、果岩、史小虎、荣明林、杨霖霖、王宏刚、张华民、王保国、 严川伟、刘涛、刘建国、唐奡、于冲、季文姣、冯子洋、刘宗煜、王熙俊、陈继军、周鑫、吴雄伟、熊仁海、南逸、 程杰、陈培毅、张忠裕、孟青、胡波、朱建辉、曹勇、王会玲、汤勇、王刚、于伟、李浩然、孟琳、徐泉、程志明、 ⅢGB/T33339—2025 张弛、刘亚楠。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6年首次发布为GB/T33339—2016;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ⅣGB/T33339—2025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测试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系统(以下简称“电池”)的研发、生产、制造和检测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7418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 GB/T29840—2013 全钒液流电池 术语 GB/T50063 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NB/T42134 全钒液流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29840—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荷电状态 stateofcharge;SOC 全钒液流电池剩余可放出的能量与额定放电能量的比值。 4 试验项目 表1给出了电池的试验项目。 表1 试验项目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试验顺序 1 外观 8.1 先于以下试验进行 2 绝缘电阻 8.4 先于以下试验进行 3 额定能量效率 8.2.1 — 4 额定充电能量 8.2.2 — 5 额定放电能量 8.2.3 — 6 充电过载能力 8.2.4 — 7 放电过载能力 8.2.5 — 1GB/T33339—2025 表1 试验项目(续) 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试验顺序 8 高温储存性能 8.2.6 — 9 低温储存性能 8.2.7 — 10 电堆电压一致性 8.2.8 — 11 监测和保护功能 8.3 — 5 试验准备 5.1 一般要求 下列各项内容应列入试验计划: a) 目的; b) 测试规范; c) 测试人员资格; d) 结果不确定度符合GB/T27418的要求; e) 对测量仪器的要求; f) 测试参数范围的估计; g) 数据采集。 5.2 数据采集和记录 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记录设备应满足采集频次与采集速度的需要,其性能应优于试验设备。 5.3 温度检查 试验进行前,确认电池电解液温度符合试验要求。 6 测试条件 6.1 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温度:25℃±5℃; b) 相对湿度:5%~95%; c) 海拔:≤2000m。 注:电解液温度由生产商根据电解液特性进行确定。 6.2 直流电源 直流电源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电源电压允许偏差:-10%~10%; b) 电源电压纹波系数:≤5%。 2GB/T33339—2025

.pdf文档 GB-T 33339-2025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测试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33339-2025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测试方法 第 1 页 GB-T 33339-2025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测试方法 第 2 页 GB-T 33339-2025 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测试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18:41:2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