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35.020 CCSL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5079—2024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框架多硬件平台 适配技术规范 Artificialintelligence—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deeplearningframework adaptiontomulti-hardwareplatform 2024-11-28发布 2024-11-28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缩略语 2 …………………………………………………………………………………………………… 5 环境要求 2 ………………………………………………………………………………………………… 5.1 概述 2 ………………………………………………………………………………………………… 5.2 训练框架与硬件平台适配环境要求 2 ……………………………………………………………… 5.3 推理框架与硬件平台适配环境要求 3 ……………………………………………………………… 6 适配接口要求 3 …………………………………………………………………………………………… 6.1 概述 3 ………………………………………………………………………………………………… 6.2 训练场景适配接口要求 4 …………………………………………………………………………… 6.3 推理场景适配接口要求 8 …………………………………………………………………………… 7 功能要求 10 ………………………………………………………………………………………………… 7.1 训练场景适配功能要求 10 …………………………………………………………………………… 7.2 推理场景适配功能要求 10 …………………………………………………………………………… 8 测试方法 11 ………………………………………………………………………………………………… 8.1 环境测试方法 11 ……………………………………………………………………………………… 8.2 接口测试方法 11 ……………………………………………………………………………………… 8.3 功能测试方法 12 ……………………………………………………………………………………… 附录A(资料性) 训练基础模型及评价指标 13 …………………………………………………………… 附录B(资料性) 推理模型及评价指标 14 ………………………………………………………………… 参考文献 15 …………………………………………………………………………………………………… ⅠGB/T45079—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 份有限公司、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壁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上海燧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商汤智 能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瑞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平头哥(上海)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天数智芯 半导体有限公司、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龙芯中科(合肥)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 中心、青岛海信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广电运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中国移动 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南方电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美的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罗克佳 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天津(滨海)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上海 文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北京电子数智 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洋、马艳军、马骋昊、吴韶华、董建、高铁柱、王志芳、丁瑞全、胡晓光、杨雨泽、 董乾、王思善、刘勇、孔维生、张行程、石超、高慧、余雪松、赵春昊、鲍薇、马珊珊、李斌斌、张强、陈文捷、 刘微、彭剑峰、李栋、郑中、郭振华、黄宇恒、王丽娜、秦日臻、梁寿愚、孟令中、俞文心、方贵明、蔡亚森、 李玮、何源宏、杨超、田涛、林志达、林克全、芮子文、陈孝良、吴岳。 ⅢGB/T45079—2024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框架多硬件平台 适配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在训练和推理场景下,深度学习框架适配多硬件平台的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应的测试 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支持训练和推理功能的深度学习框架与多硬件平台完成适配,以及深度学习框架与 硬件的适配效果评价,也适用于指导人工智能软硬件适配过程。 注:本文件不涉及硬件平台的技术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41867 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4186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深度学习框架 deeplearningframework 实现对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封装、数据调用以及计算资源使用的软件库。 3.2 多硬件平台 multi-hardwareplatform 包含多种人工智能加速处理器的可提供人工智能计算能力的硬件系统。 3.3 适配多硬件平台 multi-hardwareplatformadaption 深度学习框架可将多硬件平台作为计算资源完成深度学习模型训练与推理任务的活动。 3.4 计算图 computationalgraph 用来表示数学函数,由节点和连接构成的有向图。 注1:节点表示数学运算,即算子。 注2:连接表示数学运算之间的依赖关系。 注3:一个连接联通起始节点和终止节点。 [来源:ISO/IEC/IEEE24765:2017,3.1762.1,有修改] 3.5 整图 graph 用于描述某个深度学习特定任务的计算过程,由一系列算子和张量组成的完整的计算图。 1GB/T45079—2024 3.6 子图 subgraph 将整图依据某种规则抽取得到的特定部分。 3.7 张量 tensor 由同一类型元素所组成的多维数组。 注:包括标量(0维)、向量(1维)、矩阵(2维)以及更高维的数组。 3.8 算子 operator 函数的名字,或表示行动的数学或逻辑符号。 注:算子由硬件定义,由软件封装。 [来源:ISO/IECTR17903:2024,3.18,有修改] 3.9 算子注册接口 operatorregistrationinterface 向深度学习框架提交算子信息以实现新增算子的接口。 注:提交的内容包括算子名、输入、输出、属性等信息。 3.10 神经网络编译器 neuralnetworkcompiler 接收不同框架的计算图结构,通过计算图、多层中间表示等结构转化,自动生成硬件平台可执行指 令的工具。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I: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 API: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Interface) 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 DNN:深度神经网络(DeepNeuralNetwork) 5 环境要求 5.1 概述 深度学习框架适配多硬件平台是指以深度学习框架为基础,从训练和推理两个方面适配不同组合 的硬件平台。硬件平台环境由操作系统、服务器端的训练芯片、服务器端推理芯片、移动端推理芯片和 边缘端推理芯片组成。 5.2 训练框架与硬件平台适配环境要求 5.2.1 训练框架环境 训练框架环境符合以下要求: a) 训练框架:应具备基础单机单卡、单机多卡与多机多卡的模型训练方式; b) 版本:深度学习框架与硬件AI加速库版本应是尚在维护中的版本,宜支持最新稳定版。 2GB/T45079—2024

.pdf文档 GB-T 45079-2024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框架多硬件平台适配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45079-2024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框架多硬件平台适配技术规范 第 1 页 GB-T 45079-2024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框架多硬件平台适配技术规范 第 2 页 GB-T 45079-2024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框架多硬件平台适配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18:47:0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