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03.080
CCSA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5253—2025
互联网心理服务 心理测评服务通用规范
Internetpsychologicalservices—Generalspecificationforevaluation
servicesofpsychology
2025-02-28发布 2025-02-28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服务原则 2 …………………………………………………………………………………………………
4.1 科学有效 2 ……………………………………………………………………………………………
4.2 信息安全 2 ……………………………………………………………………………………………
4.3 遵守伦理 2 ……………………………………………………………………………………………
4.4 知情同意 2 ……………………………………………………………………………………………
5 总体要求 2 …………………………………………………………………………………………………
5.1 服务提供者 2 …………………………………………………………………………………………
5.2 服务环境 3 ……………………………………………………………………………………………
5.3 测评人员 3 ……………………………………………………………………………………………
5.4 心理测评工具 3 ………………………………………………………………………………………
6 服务流程 4 …………………………………………………………………………………………………
6.1 概述 4 …………………………………………………………………………………………………
6.2 确定服务内容 4 ………………………………………………………………………………………
6.3 签订服务协议 4 ………………………………………………………………………………………
6.4 收取服务费 4 …………………………………………………………………………………………
6.5 建立账号 5 ……………………………………………………………………………………………
6.6 实施测评 5 ……………………………………………………………………………………………
6.7 反馈测评结果 5 ………………………………………………………………………………………
6.8 保存测评结果 5 ………………………………………………………………………………………
7 服务评价与改进 6 …………………………………………………………………………………………
7.1 总则 6 …………………………………………………………………………………………………
7.2 服务提供者 6 …………………………………………………………………………………………
7.3 测评人员 6 ……………………………………………………………………………………………
7.4 服务环境 6 ……………………………………………………………………………………………
7.5 测评结果 6 ……………………………………………………………………………………………
附录A(规范性) 心理测评工具的信度和效度 7 …………………………………………………………
A.1 心理测评工具的信度 7 ………………………………………………………………………………
A.2 心理测评工具的效度 7 ………………………………………………………………………………
附录B(资料性) 互联网心理测评服务协议参考模板 8 …………………………………………………
附录C(资料性) 测评指导语参考模板 10 …………………………………………………………………
参考文献 11 ……………………………………………………………………………………………………
ⅠGB/T45253—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4)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心理学会、中科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人心
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灵动生活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心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威特瑞特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文斌、樊春雷、陶婷、贾鹏标、卢赛刚、李广全、李大越、晁水、伍新春、连榕、
迟毓凯。
ⅢGB/T45253—2025
互联网心理服务 心理测评服务通用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互联网心理测评服务的服务原则,规定了服务的总体要求、服务流程、服务评价与
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心理服务组织开展互联网心理测评服务相关的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35273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心理测评 psychologicalevaluation
通过问卷、访谈、行为观测等方式采集被测评者(3.3)的数据并对其进行评估的一种心理技术。
注:评估被测评者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心理能力水平、心理发展水平等。
3.2
互联网心理测评服务 internetevaluationservicesofpsychology
通过互联网技术实施心理测评(3.1)以满足顾客(3.6)需求的活动。
注:互联网技术通常用于心理测评服务的服务环境搭建,提供服务展示、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建模、测评结果
反馈等服务条件。
3.3
被测评者 evaluationparticipant
接受互联网心理测评服务(3.2)的个体。
注:被测评者可能是独立个人亦可能是组织的一部分,被测评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本人也可能是为了其所在的组织。
3.4
测评人员 evaluator
根据被测评者(3.3)在心理测评(3.1)中的表现或结果作出解释、评价并进行沟通的专业服务人员。
3.5
服务提供者 serviceprovider
开展互联网心理测评服务(3.2)的组织。
3.6
顾客 customer
互联网心理测评服务(3.2)需求的购买者。
1GB/T45253—2025
注:购买者可能是:
a) 被测评者本人;
b) 为他人购买服务的个体,例如父母作为监护人为其子女购买服务;
c) 为本组织内的个体或群体购买服务的组织。
3.7
知情同意 informedconsent
将测评服务的目的、实施步骤、接受服务的后果、拒绝服务的后果等在内的信息告知顾客(3.6)和被
测评者(3.3)并征得其同意的过程。
3.8
测评指导语 instructionofevaluation
测评人员(3.4)在测评过程开始前向被测评者(3.3)提供的说明。
注:测评指导语用于提示、解释、指导被测评者完成测试,能通过文字、语音或当面说明等方式提供。
3.9
测评结果 resultsofevaluation
根据被测评者(3.3)在心理测评(3.1)过程中的操作和表现,对其某项心理特征或心理状态给出的
定性或定量描述。
4 服务原则
4.1 科学有效
采用符合信度、效度要求的心理测评工具和技术提供服务,并遵循科学理论与方法对测评结果进行
解读、使用。
4.2 信息安全
为顾客和被测评者的个人信息以及服务过程中形成的数据和信息提供安全保障。
4.3 遵守伦理
遵循心理服务的职业道德和伦理。
4.4 知情同意
向顾客告知服务方案,在顾客和被测评者知情同意的条件下提供服务。
5 总体要求
5.1 服务提供者
5.1.1 服务提供者应依法成立,制定本组织的经营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5.1.2 服务提供者应配备符合岗位要求的服务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测评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开发
人员。
5.1.3 服务提供者应具有开展服务所必需的软件或网站。
5.1.4 服务提供者应保障良好的服务环境,对服务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5.1.5 服务提供者应具备自主研发或获取合法版权的心理测评工具,并选择合适的、顾客认可的心理
测评工具实施服务。
2GB/T45253—2025
GB-T 45253-2025 互联网心理服务 心理测评服务通用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18:48:3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