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07.060
CCSB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5890—2025
高标准农田建设气象保障规范
Meteorologicalsupportspecificationforwell-facilitatedfarmlandconstruction
2025-06-30发布 2025-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农田气象观测系统 2 ………………………………………………………………………………………
5 农业气象服务产品 3 ………………………………………………………………………………………
6 高标准农田气象信息平台 6 ………………………………………………………………………………
附录A(规范性) 农业气象灾害 8 …………………………………………………………………………
附录B(规范性) 主要农作物发育期 9 ……………………………………………………………………
参考文献 10 ……………………………………………………………………………………………………
ⅠGB/T45890—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气象中心、河南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
训学院、贵州省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哈尔滨市气象局、华云升达(北京)气
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华风天际气象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门新、李彤霄、杨大生、董宛麟、郑昌玲、李朝生、郭安红、李轩、孙少杰、左晋、
张明伟、姬兴杰、成林、严雪、宋燕京、朱永超、纪潇潇、张稼乐、李树岭。
ⅢGB/T45890—2025
高标准农田建设气象保障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对农田气象观测系统、农业气象服务产品、气象信息平台的要
求,描述了对应的证实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气象保障相关的农田观测系统布设、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制作以及信
息平台开发。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31221—2014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地面气象观测站
GB/T33703—2017 自动气象站观测规范
GB/T34412—2017 地面标准气候值统计方法
GB/T42877 气象数据服务接口规范
QX/T180 气象服务图形产品色域
QX/T427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格式 BUFR编码
QX/T435 农业气象数据库设计规范
QX/T551—2020 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 土壤水分
QX/T651 农业气象观测数据 XML格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标准农田 well-facilitatedfarmland
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电配套、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友好、抗灾能力强,
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定高产的耕地。
[来源:GB/T30600—2022,3.1]
3.2
自动气象站 automaticweatherstation
能自动进行地面气象要素观测、处理、存储和传输的仪器。
[来源:GB/T33703—2017,3.2]
3.3
农业气象灾害 agrometeorologicaldisaster
气象条件给农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来源:QX/T657—2023,3.3]
1GB/T45890—2025
3.4
农用天气预报 agriculturalweatherforecast
针对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农事活动的影响而编制和发布的专业天气预报。
[来源:QX/T381.1—2017,2.14,有修改]
4 农田气象观测系统
4.1 设备与仪器
4.1.1 自动气象站
农田气象观测系统应配备自动气象站,应包括大气温湿度、降水量、风速、风向、气压、总辐射等气象
要素的传感器。
4.1.2 作物生长观测仪
农田气象观测系统宜配备作物生长观测仪,包括发育期、株高、植株密度、植被盖度、叶面积指数、地
上生物量、冠层温度等作物要素以及作物实景图像的传感器。
4.1.3 土壤温湿度廓线观测仪
农田气象观测系统宜配备土壤温湿廓线仪,包括多层次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的传感器。
4.1.4 土壤冻融观测仪
农田气象观测系统宜配备土壤冻融观测仪,包括土壤冻结层次及上下限深度的传感器。
4.1.5 水田水体自动监测仪
农田气象观测系统宜配备水田水体自动监测仪,包括水深、水温、电导率、pH值、氧化还原电位Eh
的传感器。
4.1.6 无人机农情遥感平台
农田气象观测系统宜配备无人机农情遥感平台,搭载光学相机、高光谱成像仪/多光谱成像仪、热成
像仪等仪器。
4.2 选址
农田气象观测系统布设点选址满足下列条件:
a) 应能代表当地高标准农田的基本特征,包括管理水平、产量高低、耕作制度、地理环境、气候特
征、作物种类和土壤类型等,四周地势应相对平坦、气流畅通,宜与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
同址;
b) 不应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地段;
c) 与障碍物的距离应符合GB31221—2014中3.1.2.2的要求,且附近没有强反光物体;
d) 具备太阳能或市电供电,具备无线通信传输条件。
4.3 证实方法
4.3.1 逐项检查农田气象观测系统的设备与仪器是否符合4.1的要求,核对设备与仪器的使用手册、检
验报告、合格证、传感器测试证书是否齐全,并检查相关技术指标是否达到相关部门规定。
2GB/T45890—2025
GB-T 45890-2025 高标准农田建设气象保障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18:59:4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