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81.080
CCSQ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08—2025
代替GB/T2608—2012
硅 砖
Silicarefractorybricks
2025-08-01发布 2026-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608—2012《硅砖》,与GB/T2608—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
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2年版的第1章);
b) 更改了熔融指数的定义(见3.1,2012年版的3.1);
c) 增加了焦炉用硅砖JG-95H牌号及其理化指标(见4.1和表3);
d) 更改了硅砖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见4.2,2012年版的4.2);
e) 删除了一般硅砖的技术要求(见2012年版的5.1);
f) 更改了玻璃窑用硅砖的部分理化指标(见表1,2012年版的表3);
g) 更改了焦炉用硅砖的部分理化指标(见表3,2012年版的表5);
h) 更改了热风炉用硅砖的部分理化指标(见表5,2012年版的表7);
i) 更改了抽样及合格判定规则(见7.2,2012年版的7.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耐火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钢洛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盂县西小坪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河南春胜集团
有限公司、山东耐材集团鲁耐窑业有限公司、郑州安耐克实业有限公司、山东鲁桥新材料股份有限
公司、山东万乔集团有限公司、冷水江市鑫达耐火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山东圣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佩佩、陈艳、史改军、武会敬、冯晓磊、史成龙、李富朝、张敦新、高建立、
王锦标、许大燕、秦银军、秦建涛、景浩渊、韩八斤、李怀生、张少峰、李培孝、王者来、尹坤宝、章道运、
张敦明、张哲、宋维营、范亚娟、张新年、唐四新、唐跃祖、张秀梅。
本文件于1987年首次发布,2001年第一次修订,2012年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ⅠGB/T2608—2025
硅 砖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硅砖的分类牌号、形状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储存和
质量证明书。
本文件适用于玻璃窑、焦炉、热风炉用硅砖,其他窑炉用硅砖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992.1 耐火砖形状尺寸 第1部分:通用砖
GB/T2997 致密定形耐火制品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真气孔率试验方法
GB/T5071 耐火材料 真密度试验方法
GB/T5072 耐火材料 常温耐压强度试验方法
GB/T5073 耐火材料 压蠕变试验方法
GB/T5988 耐火材料 加热永久线变化试验方法
GB/T5990 耐火材料 导热系数、比热容和热扩散系数试验方法(热线法)
GB/T6901 硅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GB/T7320 耐火材料 热膨胀试验方法
GB/T7321 定形耐火制品试样制备方法
GB/T10325 定形耐火制品验收抽样检验规则
GB/T10326 定形耐火制品尺寸、外观及断面的检查方法
GB/T16546 定形耐火材料包装、标志、运输、储存和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18930 耐火材料术语
GB/T20511 耐火制品分型规则
GB/T21114 耐火材料 X射线荧光光谱化学分析 熔铸玻璃片法
YB/T172 硅砖定量相分析 X射线衍射法
YB/T370 耐火材料 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非示差-升温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1893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熔融指数 meltindex
氧化铝的质量分数w(Al2O3)与氧化钾、氧化钠质量分数w(K2O)、w(Na2O)和的2倍之和,即
w(Al2O3)+2[w(K2O)+w(Na2O)]。
1GB/T2608—2025
4 分类牌号和形状尺寸
4.1 分类牌号
硅砖按主要用途分为玻璃窑用硅砖、焦炉用硅砖和热风炉用硅砖共三类,按理化指标分为六个牌
号。玻璃窑用硅砖包括三个牌号:BG-96a、BG-96b和BG-95;焦炉用硅砖包括两个牌号:JG-95H、JG-
94;热风炉用硅砖包括一个牌号:RG-95。其中“G”“B”“J”“R”分别为“硅”“玻”“焦”“热”的汉语拼音首
字母,其后的数字代表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a、b代表产品级别,H代表高导热。
4.2 形状尺寸
硅砖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GB/T2992.1和GB/T20511的规定,亦可按需方提供的图纸进行生产。
5 技术要求
5.1 玻璃窑用硅砖
5.1.1 玻璃窑用硅砖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5.1.2 玻璃窑用硅砖的尺寸允许偏差和外观应符合表2的规定。
5.1.3 对手工砖、超特型砖及其他产品的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
表1 玻璃窑用硅砖的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
BG-96a BG-96b BG-95
w(SiO2)/%μ0 ≥96 ≥96 ≥95
σ 0.8 0.8 1.0
w(Fe2O3)/%μ0 ≤0.5 ≤0.8 ≤1.0
σ 0.2 0.2 0.2
熔融指数/%μ0 ≤0.5 ≤0.7 —
σ 0.15 0.15 —
显气孔率/%μ0
σ≤21
1.5≤22
1.5
真密度/(g/cm3)μ0
σ≤2.34
0.1
常温耐压强度/MPa
(所测单值应大于Xmin规定值)μ0 ≥40 ≥35 ≥30
σ 10 10 10
Xmin 30 25 20
0.2MPa荷重软化开始温度/℃μ0 ≥1680 ≥1670 ≥1670
σ 13 13 13
加热永久线变化(1450℃,2h)/% Xmin~Xmax 0~0.2
残余石英/%μ0
σ≤2.0
0.5
2GB/T2608—2025
表2 玻璃窑用硅砖的尺寸允许偏差和外观
单位为毫米
项目 指标
尺寸允许偏差厚度
长度、宽度≤350
长度、宽度>350±2
±3
±4
扭曲长度≤350
长度>350≤1.5
≤12(最大不超过长度的0.5%)
相对边差 厚度 ≤1.0
楔形度 ≤1.5
缺角、缺棱长度
(a+b+c)、(e+f+g)工作面
非工作面≤40
≤60
熔洞直径工作面
非工作面≤5
≤10
裂纹长度宽度≤0.1
宽度0.11~0.25工作面
非工作面
宽度0.26~0.5工作面
非工作面
宽度>0.5不限制
≤50
≤80
≤30
≤50
不准有
裂纹跨棱时仅准许跨过一条棱,跨棱裂纹不合并计算;拱砖上与工作面平行的裂纹长度不应大于裂纹所在面与
工作面共用棱长度的五分之一。
不应有断面、层裂。
楔形砖大小头尺寸差值≤7mm时,应在砖的大小头做出明显标记
注:根据用户要求,按砖的一个主要尺寸进行分档。
5.2 焦炉用硅砖的技术要求
5.2.1 焦炉用硅砖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5.2.2 焦炉用硅砖的尺寸允许偏差和外观应符合表4的规定。
5.2.3 对手工砖、超特型砖及其他产品有特殊要求的,由供需双方协商。
表3 焦炉用硅砖的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
JG-94
炉底(LD)炉壁(LB)其他部位(QT)JG-95H
w(SiO2)/%μ0
σ≥94.5
1.0≥94.0 ≥95.0
1.0 1.0
3GB/T2608—2025
表3 焦炉用硅砖的理化指标(续)
项目指标
JG-94
炉底(LD)炉壁(LB)其他部位(QT)JG-95H
w(Al2O3)/%μ0
σ≤1.0
0.3≤1.0 ≤1.0
0.3 0.3
w(Fe2O3)/%μ0
σ≤1.0
0.2≤1.0 ≤0.8
0.2 0.2
w(CaO)/%μ0
σ≤3.0
0.35 0.35 0.35
w(Na2O+K2O)/%μ0
σ≤0.35
0.04≤0.35 ≤0.35
0.04 0.04
显气孔率/%μ0
σ≤22
1.5≤24(26)a≤21
1.5 1.5
常温耐压强度/MPa
(所测单值应大于Xmin规定值)μ0
σ
Xmin≥40 ≥35 ≥28 ≥45
10
30 25 20 30
0.2MPa的荷重软化开始温度/℃μ0
σ≥1650
13 10
真密度/(g/cm3)μ0
σ≤2.33
0.1≤2.34 ≤2.33
0.1 0.1
残余石英/%μ0
σ≤1.0
0.5≤1.0
0.5
加热永久线变化(1450℃,2h)/%Xmin~Xmax 0~0.2
热膨胀率b(1000℃)/%μ0
σ≤1.28
0.05≤1.30 ≤1.25
0.05 0.05
导热系数(1100℃)/[W/(m·K)] — ≥2.35
a括号内数值为超特型砖指标。
b热膨胀率为参考值。
4GB/T2608—2025
GB-T 2608-2025 硅砖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05:29:1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