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83.140.99 CCSG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0312—2025 代替GB/T30312—2013 浸胶纱线、线绳和帘线热收缩试验方法 Testmethodforthermalshrinkageofdippedyarnsandcords 2025-08-01发布 2026-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30312—2013《浸胶纱线、线绳和帘线热收缩试验方法》,与GB/T30312—2013 相比,除结果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3年版的第1章); b)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c) 增加了制样器装置及要求(见5.3); d) 更改了试验环境(见6.1,2013年版的5.1); e) 更改了取样(见6.3,2013年版的5.3); f) 更改了试验次数(见6.4,2013年版的5.4); g) 更改了试验条件(见6.5,2013年版的5.5)。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百傲新材料有限公司、青岛海晟泰材料有限公司、青岛科技大学、浙江尤夫高 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康威化纤有限公司、金华市亚轮化纤有限公司、常州超峰胶线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科大新橡塑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尤嘉琪、刘晓、沈梅、宋明根、纪冠华、诸葛乐科、杨杰、李伟、龚国勇。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3年首次发布为GB/T30312—2013;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ⅠGB/T30312—2025 浸胶纱线、线绳和帘线热收缩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浸胶纱线、线绳和帘线在热空气中干热收缩率和干热收缩力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锦纶、涤纶、维纶、芳纶、人造丝制成的浸胶纱线、线绳和帘线干热收缩性能的试验。 也适用于以上纤维制成的非浸胶纱线、线绳和帘线干热收缩性能的试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941 橡胶 物理试验方法试样制备和调节通用程序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32110 浸胶骨架材料术语及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GB/T3211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试验原理 通过使用干热收缩仪或热循环烘箱,在恒定温度的热空气中,经过规定的时间,测量并计算出浸胶 纱线、线绳或帘线预张力下的干热收缩率、干热收缩力或自由干热收缩率。 5 试验装置 5.1 干热收缩仪 5.1.1 温度范围:室温~250℃。 5.1.2 温度控制精度:±1℃。 5.1.3 仪器测量精度:收缩率±0.05%,收缩力±0.1N。 5.1.4 加热长度:250mm。 5.1.5 试样在干热收缩仪中的位置:试验状态下,试样要处在上下加热板间中间位置,以保证试验的结 果准确,试样不应与加热板表面接触。干热收缩仪原理见图1。 1GB/T30312—2025 标引序号说明: 1———加热板; 2———夹持器; 3———旋转轮; 4———试样; 5———预张力配重。 图1 干热收缩仪原理图 5.2 热风循环烘箱 5.2.1 温度范围:室温~250℃。 5.2.2 温度控制精度:±2℃。 5.2.3 烘箱内部空间应满足试样呈自由状态、不触及烘箱内壁。 5.3 制样器 5.3.1 制样器应具备可对试样施加预张力的装置。 5.3.2 制样器应带有可测量试样尺寸的固定直尺,测量精度0.5mm。 6 试验通则 6.1 试验环境 试验应在GB/T2941给出的标准实验室条件中进行。 6.2 试样平衡 试样应在6.1给出的环境中放置平衡24h,并确保试样的捻度不产生变化。 注:试样平衡环境及平衡时间的不同,其试验数据不具有可对比性。 6.3 取样 6.3.1 浸胶纱线或线绳:取样时至少要拉掉20m的外层,每个试验需截取长度大于1000mm的试 样,试样避免退捻、曲折和损伤。 6.3.2 浸胶帘线:取样时至少要拉掉帘子布布卷外层2层~3层,从距离布边200mm处开始,在等距 离的部位均匀抽出长度大于1000mm的帘线,试样避免折叠、编织疵点和损伤。 6.4 试验次数 6.4.1 浸胶纱线和线绳:每筒(盘)干热收缩率或干热收缩力试验各取试样5个,每个试样试验1次。 2GB/T30312—2025 6.4.2 浸胶帘线:每卷浸胶帘子布取帘线试样5个,每个试样试验1次。 6.5 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通常包括试验温度及温度偏差、试验时间、预张力,常见的几类产品试验条件见表1。 表1 几类产品试验条件 试样品种类型试验温度/℃干热收缩仪法 烘箱自由收缩法 时间/min 预张力/(cN/dtex) 试验温度/℃ 时间/min 聚酯浸胶纱线 177±1 2 0.02±0.002或0.05±0.005 150±2或160±2 30 聚酯浸胶线绳 150±1 3 0.02±0.002 — — 锦纶66浸胶帘线177±1 2 0.05±0.005 — — 锦纶6浸胶帘线160±1 2 0.05±0.005 — — 聚酯浸胶帘线 177±1 2 0.05±0.005 — — 维纶浸胶纱线 177±1 2 0.05±0.005 150±2 30 芳纶浸胶纱线 177±1 2 0.05±0.005 — — 芳纶浸胶帘线 177±1 2 0.05±0.005 — — 芳纶浸胶线绳 150±1 3 0.02±0.002 — — 人造丝浸胶帘线177±1 2 0.05±0.005 — 注:试验条件不同,其试验数据不具有可对比性。 6.6 试验准备 6.6.1 根据试样的品种类型,按6.5的规定设置干热收缩仪或烘箱的试验温度、试验时间,并准备预张 力配重。 6.6.2 在干热收缩仪或烘箱的温度达到规定值并稳定5min后,进行试验。 7 试验程序 7.1 干热收缩仪法 7.1.1 干热收缩率的试验:将试样的一端夹紧在支架一侧的夹持器内,另一端通过支架另一侧的旋转 轮施加预张力,预张力数值按6.5的规定计算。 7.1.2 干热收缩力的试验:将试样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一侧的夹持器内,另一端通过支架另一侧的旋转 轮施加预张力,预张力数值按6.5的规定计算。试样在预张力下,夹紧旋转轮旁边的夹持器,固定试样 的另一端,并消除夹持试样时产生的张力值,确保两个夹持器之间试样的张力值等同于预张力值。 7.1.3 试验时,应保证在夹持器和旋转轮之间的试样没有曲折、松弛、弯曲的现象,且试样在两个夹持 器位置和旋转轮位置应成一水平直线。试样装入支架后,应立即启动试验,以避免热源影响试验结果。 7.1.4 启动试验,使试样进入干热收缩仪的加热腔内,达到设定时间后试验停止,记录试验数据。 7.2 烘箱法 7.2.1 在制样器上对试样施加(0.05±0.005)cN/dtex的预张力,量出试样上相距500mm或 1000mm的两个点的距离(L0),用记号笔标记,然后除去预张力。 3GB/T30312—2025 7.2.2 打开烘箱,放入试样,立即关好烘箱。 7.2.3 试验中,避免试样重叠和缠绕,并始终处于恒定的温度和热风循环中。 7.2.4 按6.5规定的试验时间计时结束,打开烘箱,取出试样。 7.2.5 在制样器上,对试样施加(0.05±0.005)cN/dtex的预张力,量出试样自由收缩后的两个标记点 的距离(L1)。 8 结果计算 8.1 干热收缩仪法的干热收缩率按式(1)计算,计算结果取值至小数点后两位,按GB/T8170给出的 规则修约。 S=ΔL L+ΔL×100 …………………………(1) 式中: S———干热收缩率,%; ΔL———试样产生的收缩长度,单位为毫米(mm); L———加热长度,单位为毫米(mm)。 8.2 烘箱法的自由干热收缩率按式(2)计算,计算结果取值至小数点后两位,按GB/T8170给出的规 则修约。 S=L0-L1 L0×100 …………………………(2) 式中: S———自由干热收缩率,%; L0———试验前试样两个标记点之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L1———试验后试样两个标记点之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8.3 以5个试样干热收缩率、干热收缩力的算术平均值为最终试验结果,有效数值均取至小数点后一 位,按GB/T8170给出的规则修约。 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含下列内容: a) 本文件名称及编号; b) 试样的名称及规格; c) 试验大气环境; d) 试验条件; e) 试验结果; f) 试验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g) 试验日期。 4GB/T30312—2025

.pdf文档 GB-T 30312-2025 浸胶纱线 线绳和帘线热收缩试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30312-2025 浸胶纱线 线绳和帘线热收缩试验方法 第 1 页 GB-T 30312-2025 浸胶纱线 线绳和帘线热收缩试验方法 第 2 页 GB-T 30312-2025 浸胶纱线 线绳和帘线热收缩试验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05:30:0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