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31.030
CCSL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7946.2—2025
代替GB/T37945—2019,GB/T37946—2019
有机发光材料测试方法
第2部分:热学性能
Testmethodfororganicluminescencematerial—Part2:Thermalproperty
2025-08-01发布 2026-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37946《有机发光材料测试方法》的第2部分。GB/T37946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2部分:热学性能。
本文件代替GB/T37945—2019《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用材料 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方法 差
热法》和GB/T37946—2019《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用材料热稳定性的测试方法》。本文件以
GB/T37946—2019为基础,整合了GB/T37945—2019的内容,与GB/T37946—2019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9年版的第1章);
b) 删除了术语“OLED材料热失重温度”及其定义(见2019年版的3.2.7);
c) 更改了热天平中惰性气体的扫吹风量(见4.2.1,2019年版的5.1);
d) 更改了环境条件(见4.3,2019年版的第6章);
e) 更改了试验条件(见4.4,2019年版的第7章);
f) 更改了取样量(见4.5.2,2019年版的8.2);
g) 增加了熔点测试(见第5章);
h) 增加了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试(见第6章);
i) 增加了高温老化测试(见第7章);
j) 更改了试验报告(见第8章,2019年版的第10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阿格蕾雅光
电材料有限公司、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卢米蓝新材料有限公司、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云基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尚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维思普新材料(苏州)有
限公司、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怡然、孙峰、赵俊莎、马晓宇、潘统很、曹可慰、李之洋、李贺、孙恩涛、金巍、
史泽远、陈华、高雪峰、穆广园、张宝帅、庄健鸿、董首成、赵贺、张颖、张思铭、高姚湘、钱超、杭德余、于丹阳、
冯震。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9年首次发布为GB/T37946—2019;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并入了GB/T37945—2019《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用材料 玻璃化转变
温度测试方法 差热法》的内容。
ⅠGB/T37946.2—2025
引 言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一种自发光显示技术,其核心是采用有机材料层在通电时直接发光,具
有超薄、超广视角、柔性可卷曲、高色域、透明等众多优点。有机发光电子/空穴功能材料是有机材料层
的核心组成之一,对有机发光显示起到关键作用。
纯度(主物质含量、金属元素含量、卤素含量)、熔点、玻璃化转变温度、热稳定性、紫外-可见吸收光
谱、荧光光谱、磷光光谱以及所制备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色度、亮度、发光效率、亮度
老化都是有机发光材料的重要指标,这些指标对生产工艺控制、产品品质提升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确
立有机发光材料的测试方法。
GB/T37946旨在给出有机发光材料各项性能测试方法,拟由四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光学性能。目的在于提供有机发光材料光学的测试方法。
———第2部分:热学性能。目的在于提供有机发光材料热学的测试方法。
———第3部分:纯度。目的在于提供有机发光材料纯度的测试方法。
———第4部分:电学性能。目的在于提供有机发光材料电学的测试方法。
ⅡGB/T37946.2—2025
有机发光材料测试方法
第2部分:热学性能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有机发光材料热稳定性、熔点、玻璃化转变温度、高温老化等热学性能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有机发光显示用有机发光材料的研发生产、应用验证、检验检测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5915.1—2021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第1部分:按粒子浓度划分空气洁净度等级
GB/T27761 热重分析仪失重和剩余量的试验方法
JJG936 示差扫描热量计检定规程
JJG1036 电子天平
JJG1135 热重分析仪检定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2776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热重分析法 thermalgravimetricanalysis;TGA
在程序控制温度和一定气氛下,测量试样的质量与温度或时间关系的一种热分析技术,用来研究材
料的热稳定性和组分。
3.2 热重和微商热重曲线的特征温度
3.2.1
起始温度 initialtemperature
Ti
温度控制程序开始时的温度。
3.2.2
终止温度 terminationtemperature
Tf
累计质量变化到最大值时的温度。
3.2.3
微商热重曲线 derivativethermogravimetriccurve;DTG
热重曲线对温度或时间的一阶导数曲线,即质量变化率曲线。
1GB/T37946.2—2025
3.2.4
最大失重速率温度 temperatureofmaximumweightlossrate
Tp
微商热重曲线中峰顶对应的温度。
3.2.5
基线或平台 baselineorplatform
热重曲线上质量相对稳定的区域。
3.2.6
失重台阶 weightlossstep
任意两段基线之间的区域。
4 热稳定性
4.1 原理
热稳定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热天平测量样品的质量变化,此变化转化为电磁量并经过放大器放大
后,送入记录仪进行记录;电磁量与质量变化量的大小成正比。热重曲线因升华、分解所造成的样品质
量发生变化不再是直线。通过分析热重曲线可知被测物质产生变化的温度,依据失重量计算出失重
质量。
4.2 仪器
4.2.1 热天平
加热炉在加热样品时应确保速率稳定、加热均匀、温度恒定,能够保证样品/容器保持在惰性气体
中、扫吹风量要控制在5mL/min~200mL/min,根据所使用仪器的不同扫吹风量可能有所不同;热天
平的灵敏度应不低于±10μg,按JJG1135检定合格。
4.2.2 温度控制器
能够在设定的温度变化率下程序升温,升温速率宜为1℃/min~20℃/min,按JJG1135检定
合格。
4.2.3 数据处理系统
数据处理系统由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组成;具有实时采集热重曲线、数据处理分析、比较、存储读
入等功能。
4.2.4 容器
容器(盘,坩埚等)不应与样品发生反应,并且在此试验方法的操作温度范围内能保持重量稳定,应
使用陶瓷或铂坩埚。
4.2.5 热天平与温度
均应符合JJG1036检定标准。
4.3 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如下。
2GB/T37946.2—2025
a) 环境温度:15℃~30℃。
b) 相对湿度:25%~80%。
4.4 试验条件
4.4.1 加热速率
加热速率为10℃/min,可调整加热速率。
4.4.2 温度范围
典型的温度范围为50℃~700℃。
4.5 操作步骤
4.5.1 样品应研磨至均匀粉末。
4.5.2 称量样品5mg~10mg,将样品均匀放入样品容器中,平行测试3次。
4.5.3 将样品和容器放入TGA仪器中,在预定的起始温度下稳定30min。
4.5.4 在设定的恒定速率下加热该样品并记录热重曲线,至终止温度停止加热。
4.5.5 测试完成后,冷却仪器至室温,取出、清理及复位样品坩埚。
4.5.6 数据处理。
4.6 结果表示
4.6.1 记录失重5%时的温度及对应的失重量的平均值,见图1。
4.6.2 记录其他典型性失重百分比的温度及对应的失重量。
图1 热重分析曲线
3GB/T37946.2—2025
5 熔点
5.1 原理
在规定的气氛和程序温度控制下,测量输入到样品和参比样品的热流速率(热功率)差随温度或时
间变化的关系。以温度或时间为X轴,以热流速率差或热功率差为Y轴的曲线,即为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曲线。
5.2 仪器和材料
5.2.1 差示扫描热量仪,按JJG936检定合格。
5.2.2 分析天平(分度值为0.1mg),按JJG1036检定合格。
5.3 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如下。
a) 环境温度:15℃~30℃。
b) 相对湿度:25%~80%。
5.4 操作步骤
5.4.1 开机
开机步骤如下:
a) 接通仪器电源至仪器达到稳定状态;
b) 调节高纯惰性气体流量,稳定在需要的范围内;
c) 开启电脑。
5.4.2 样品准备
样品准备如下:
a) 样品状态应为均匀粉末;
b) 称量样品2mg~5mg,精确到±0.1mg,平行取3个样品;
c) 样品制备过程中避免样品溢出污染坩埚致使仪器炉体污染;
d) 样品尽可能均匀地平铺在坩埚底部,保持坩埚底部平整,且表面无样品和脏污。
5.4.3 温度扫描
温
GB-T 37946.2-2025 有机发光材料测试方法 第2部分 热学性能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05:31:4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