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7.060.30
CCSJ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5862—2025
锅炉碳排放测试与计算方法
Boilercarbonemissiontestingandcalculationmethod
2025-08-01发布 2026-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符号和单位 2 ………………………………………………………………………………………………
5 测试边界和排放源 7 ………………………………………………………………………………………
6 测试要求 10 …………………………………………………………………………………………………
7 测量项目、仪器仪表及测量方法 11 ………………………………………………………………………
8 碳排放计算 12 ………………………………………………………………………………………………
9 测试报告 21 …………………………………………………………………………………………………
ⅠGB/T45862—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博瑞特热能设备股份有限公
司、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绿源能源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
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克雷登热能设
备(浙江)有限公司、山东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湖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招商新疆特种设备检验
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无锡华光碳中和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特种设备监
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方快锅炉有
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笪耀东、刘雪敏、肖显斌、董凯、黄中、姚洪、郭强、刘高军、何翔、于在海、杨斌、
董勇、徐洪涛、龚思璠、赵振宁、王振川、常勇强、别尔兰·贾纳依汗、宋宝军、钱军、陈志刚、杜谦、松鹏、
钟洪玲、侯娜娜、潘晴川、张启礼、卢海刚。
ⅢGB/T45862—2025
锅炉碳排放测试与计算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锅炉碳排放测试边界、排放源、测试和测试报告的要求,描述了测量项目、仪器仪表以
及测量和计算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燃用化石燃料、掺烧/纯烧非化石燃料的锅炉以及电加热锅炉。
本文件不适用于垃圾焚烧锅炉、余热锅炉的碳排放测试与计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900.48 电工名词术语 锅炉
GB/T10180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GB/T10184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GB/T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DL/T2376 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NB/T47066 冷凝锅炉热工性能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2900.4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锅炉系统 boilersystem
由锅炉本体、风机、泵、水处理系统、燃料制备装置、燃料供给装置、除灰渣装置、烟气净化装置、监控
装置等构成的总和。
3.2
直接碳排放 directcarbondioxideemission
燃料燃烧及其烟气处理过程(脱硫、脱硝等)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3.3
间接碳排放 indirectcarbondioxideemission
使用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3.4
碳排放总量 totalcarbondioxideemission
直接碳排放量与间接碳排放量的总和。
3.5
碳排放强度 carbondioxideemissionintensity
输出单位热量对应的碳排放总量。
1GB/T45862—2025
注:根据测试边界的不同,分为锅炉碳排放强度和锅炉系统碳排放强度。
3.6
直接碳排放强度 directcarbondioxideemissionintensity
输出单位热量对应的直接碳排放量。
注:根据测试边界的不同,分为锅炉直接碳排放强度和锅炉系统直接碳排放强度。
3.7
排放因子法 emissionfactormethod
通过测量燃料、脱硫剂、脱硝剂消耗量,以及燃料燃烧和脱硫脱硝过程的碳排放因子,计算得到直接
碳排放量的方法。
3.8
测量法 measurementmethod
通过测量烟气中的CO2体积分数和烟气流量,计算得到直接碳排放量的方法。
4 符号和单位
表1中所列符号和单位适用于本文件。除另有规定外,本文件中所采用的立方米(m3),均为标准
状态(0℃,101325Pa)。
表1 符号和单位
序号 符号 名称 单位
1 A 烟道边长 m
2 ADe 测试边界内的电力消耗总量 kW·h
3 ADef 克服测试边界内烟风阻力的电力消耗量 kW·h
4 ADep 克服测试边界内工质流动阻力的电力消耗量 kW·h
5 ADf 各风机电力消耗量 kW·h
6 ADm 燃料制备装置电力消耗量 kW·h
7 ADo 测试边界内其他电力消耗量 kW·h
8 ADp 各泵电力消耗量 kW·h
9 B 烟道边长 m
10 Bden 测试周期内每小时脱硝剂消耗量 kg/h
11 Bdes 测试周期内每小时脱硫剂消耗量 kg/h
12 Bf 测试周期内每小时燃料消耗量 kg/h或m3/h
13 Cpc 煤粉总消耗量 kg
14 D 当量直径 m
15 Dfw 给水流量 kg/h
16 Dout 输出蒸汽量 kg/h
17 Dpu 自用蒸汽量 kg/h
2GB/T45862—2025
GB-T 45862-2025 锅炉碳排放测试与计算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05:32:5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