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35.240.99 CCSL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5959—2025 信息技术 政务服务码 码系统技术要求 Informationtechnology—Administrativeservicecode—Technicalrequirementsof codesystem 2025-08-01发布 2026-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引言 Ⅳ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缩略语 1 …………………………………………………………………………………………………… 5 码系统技术框架 1 ………………………………………………………………………………………… 6 码系统应用流程 3 ………………………………………………………………………………………… 6.1 本地亮码应用流程 3 ………………………………………………………………………………… 6.2 异地互通互认流程 4 ………………………………………………………………………………… 6.3 授权调用电子证照流程 5 …………………………………………………………………………… 7 码系统功能要求 7 ………………………………………………………………………………………… 7.1 码应用服务 7 ………………………………………………………………………………………… 7.2 码基础服务 7 ………………………………………………………………………………………… 7.3 码路由服务 8 ………………………………………………………………………………………… 7.4 码业务管理服务 8 …………………………………………………………………………………… 7.5 码安全服务 9 ………………………………………………………………………………………… 7.6 码运营管理服务 9 …………………………………………………………………………………… 8 安全要求 10 ………………………………………………………………………………………………… 8.1 密码应用要求 10 ……………………………………………………………………………………… 8.2 密钥管理要求 10 ……………………………………………………………………………………… 8.3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 11 …………………………………………………………………………… 参考文献 12 …………………………………………………………………………………………………… ⅠGB/T45959—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经济信息社有限公司、公安 部第一研究所、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福建正孚软件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中盾安信科 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大数据中心、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 心、江苏省数据局、江苏省大数据管理中心、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河北省 政务服务中心、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中心、 武汉市数据局、大连市数据局、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华高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支付宝(杭州)网 络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大汉软件股份有限公 司、湖南科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杭州市 标准化研究院、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杭州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盛浩、陈亚军、杨光、汪宁、倪时龙、陈雄、于浩、罗宁、仇阿根、吕卫锋、张晓东、 周磊、杜白、余同、李英、卢伟明、夏勇、吴芳飞、刘茨、胡俊、张施展、王续德、步飞、吕艳静、武依冰、崔正龙、 潘东晓、侯克威、杨强、计磊、温喆、李天昊、易晓锋、朱振华、彭革非、齐麟、赵习枝、杨雪松、李然、宋磊、 黄超、林冠辰、王永霞、杨庄媛、房迎、赵立、方明、姚蕾、李秀娣、刘莎、汪敏、王帅、张程。 ⅢGB/T45959—2025 引 言 2022年6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主动顺应经济社会数 字化转型趋势,充分释放数字化发展红利。其中要求持续完善电子证照共享服务体系,推动电子证照扩 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 以电子证照为代表的数据资料的有序共享是支撑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的重要 前提,但是这些数据通常涉及个人和企业信息,相关信息系统设计建设和运维不仅达成网上办理的业务 目标,还需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 要求。通过政务服务码“扫码、亮码”完成数据访问授权,为在政务数据共享中“取得个人同意”提供了一 种可行且贴合人民群众习惯的技术实现路径。 针对政务服务码的标准拟包括: ———GB/T45960《信息技术 政务服务码 参考模型》,提出了政务服务码应用的参考模型,规定 了码的组成和码制,路由接入、身份鉴别与应用对接、信息保护与安全等要求; ———GB/T45959《信息技术 政务服务码 码系统技术要求》,规定政务服务码系统的功能要 求,为设计开发此类系统提供指导; ———GB/T45957《信息技术 政务服务码 码系统接口要求》,规定政务服务码系统的对外服务接 口,为集成、应用此类系统实现政务服务目标提供指导。 ⅣGB/T45959—2025 信息技术 政务服务码 码系统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政务服务码系统的技术框架、应用流程、功能和安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政务服务码系统的设计、开发和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45960 信息技术 政务服务码 参考模型 3 术语和定义 GB/T4596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 MID:网络身份应用标识(ManagementIdentity) 5 码系统技术框架 政务服务码系统的技术框架见图1。 1GB/T45959—2025 图1 政务服务码系统技术框架 政务服务码系统技术框架分为三层,分别是应用层,服务层和支撑层。 应用层分为两部分,码展示渠道包括政务服务APP、小程序和快应用等,码应用场景包括自助办、 窗口办、网络办(又称“线上办”)等。 服务层是整个政务服务码系统能提供的相关服务。码运营管理服务是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 码系统为各类码系统提供的多维数据展示、用户纠错反馈等业务能力支持。码基础服务用于支持实现 政务服务码制码、解码和验码等相关功能。码路由服务提供路由解析、路由转发、路由数据管理和接口 注册等服务,为政务服务码互通提供保障。码业务管理服务实现对系统接入、事项接入、数据接入及身 份标识映射的统一管理。码安全服务提供加解密和签名验签等服务,为政务服务码制作使用和相关数 据流转提供安全保障。码应用服务是码系统直接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包括申领、亮码、事项授权和数据 代取等。 支撑层是为政务服务码及其应用系统提供基础能力的一系列软件模块和服务的总称。其中,身份 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可信数字身份,支持跨省(部)业务办理。电子证照共享系统、政务事项管理系统和 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则是为扫码提供业务支撑和数据共享的服务。其他支撑系统包括密钥管理系统等。 2GB/T45959—2025

.pdf文档 GB-T 45959-2025 信息技术 政务服务码 码系统技术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45959-2025 信息技术 政务服务码 码系统技术要求 第 1 页 GB-T 45959-2025 信息技术 政务服务码 码系统技术要求 第 2 页 GB-T 45959-2025 信息技术 政务服务码 码系统技术要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05:34:3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