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07.060
CCSB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5975—2025
陆地生态气象应用数据格式
Dataformatofterrestrialecologicalmeteorologicalapplication
2025-08-01发布 2025-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分类与代码 2 ………………………………………………………………………………………………
5 数据记录格式 4 ……………………………………………………………………………………………
6 应用数据编码 7 ……………………………………………………………………………………………
7 数据的时间格式、时制和日界 10 …………………………………………………………………………
附录A(规范性) 陆地生态气象应用数据记录格式 11 ……………………………………………………
附录B(规范性) 陆地生态气象应用数据的场景类别、对象名称及色彩、质量、影响等级编码 66……
附录C(规范性) 陆地生态气象观测要素的连续过程及波动记录 86 ……………………………………
参考文献 87 ……………………………………………………………………………………………………
ⅠGB/T45975—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农业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新天元防灾减灾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学会、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
司、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北京思湃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河南省气象局、中国气
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新疆兴农网信息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
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云南省气候中心、山南市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乌兰巴特尔、金红伟、庄立伟、师春香、鲜超、毛飞、黄敬峰、王连喜、孙忠富、
赵国强、何清、黄彬香、胡树贞、李新建、冯民学、唐红艳、马瑞升、孙涵、陈鹏斐、花卫东、苗百岭、李嘉洁、
余凌翔、扎多。
ⅢGB/T45975—2025
陆地生态气象应用数据格式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陆地(不含湿地和人工设施)生态气象应用数据的层次、类别、时间格式、时制、日界与
记录内容、代码、数据类型,以及生态场景类别、对象名称与等级分类编码。
本文件适用于陆地生态气象社会化观测数据的共享与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33695—2017 地面气象要素编码与数据格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陆地生态气象应用数据 dataofterrestrialecologicalmeteorologicalapplication
陆地生态系统中反应生态特征响应气候变化和各类生态事件利弊影响的群落级与种群级的生态气
象数据。
3.2
大气层群落级数据 dataofatmosphere
陆地生态群落上方区域级(千米观测尺度)的常规气象要素和生态特征、生态事件等观测、统计
数据。
3.3
植被层种群级数据 dataofecosphere
陆地生物种群内部地块级(米~百米观测尺度)的垂直气象梯度要素和生态特征、生态事件等观测、
统计数据。
3.4
水土环境层理化类数据 dataofsoilhorizon
陆地生物生长的水土环境层的物理、化学类要素观测、统计数据。
3.5
生态场景数据 dataofecologicalsceneinformation
生态环境的时空影像、音视频等多媒体观测、解析数据。
3.6
生态特征数据 dataofecologicalcharacteristic
生态群落的结构、形态和种群的发育期、量值、颜色、音色、音量、产量、品质等数据。
1GB/T45975—2025
3.7
生态事件数据 dataofecologicalevent
各类敏感性自然/人为灾害与生产活动等观测/记录数据。
3.8
裸温 baretemperature
用无防护装置温度感应器直接测得的野外空气温度。
4 分类与代码
4.1 层级与类别
陆地生态气象应用数据按下列层级分类。
———大气层群落级数据:
● 区域(千米观测尺度)群落级生态场景数据;
● 群落级生态特征与生态事件数据;
● 群落级常规气象数据。
———植被层种群级数据:
● 地块(米~百米观测尺度)种群级生态场景数据;
● 种群级生态特征与生态事件数据;
● 种群内部垂直气象梯度数据。
———水土环境层理化类数据:
● 水土环境场景数据;
● 土壤层温度、湿度及地表、地下水位等的物理数据和有益、有害化学物质数据。
4.2 命名与代码
4.2.1 陆地生态气象应用数据分为生态气象观测站基本参数数据和生态气象观测数据,分别按“T_
TEMO_lvl_PAR”格式和“T_TEMO_lvl_ppp_ddd”格式命名,其中,大写字母为固定指示码,小写字母
为替换标识符,字符含义为:
———T:陆地生态气象应用数据记录表指示码;
———TEMO:陆地生态气象应用数据指示码;
———PAR:生态气象观测站基本参数指示码;
———lvl:陆地生态气象应用数据层级分类代码;
———ppp:陆地生态气象应用数据代码;
———ddd:陆地生态气象应用数据时间属性代码。
4.2.2 陆地生态气象应用数据层级名称及其代码、数据类别名称及其代码应符合表1的规定,陆地生
态气象应用数据时间属性名称及其代码应符合表2的规定。
2GB/T45975—2025
GB-T 45975-2025 陆地生态气象应用数据格式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05:35:1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