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43.020
CCST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6011.1—2025
道路车辆 温室气体管理通用要求
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
Roadvehicle—Generalrequirementsforgreenhousegasmanagement—
Part1:Termsanddefinitions
2025-08-01发布 2026-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引言 Ⅳ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基础通用层面 1 ……………………………………………………………………………………………
4 组织层面 12 …………………………………………………………………………………………………
5 产品层面 16 …………………………………………………………………………………………………
参考文献 20 ……………………………………………………………………………………………………
索引 21 …………………………………………………………………………………………………………
ⅠGB/T46011.1—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46011《道路车辆 温室气体管理通用要求》的第1部分。GB/T46011已经发布
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
———第2部分:产品碳足迹标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碳(北京)数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重庆长
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创新航科技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鑫达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
技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零部件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河北工业
大学、中汽研华诚认证(天津)有限公司、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宝马(中国)服务有限公
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宁德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汽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铜柱、柳邵辉、王晓霞、来鑫雪、郑天雷、赵明楠、徐小敏、李传海、潘学兴、田智宏、
杨鑫、丛龙泽、余海军、崔晨、陈敏、刘晶、李晶、杨睿诚、武佳丽、储江伟、王莉瑶、王睿、关允飞、梁啸林、
刘志鹏、赖礼汇、白明蕊、沈健、姜宏霞、高源、王若鑫、孙莹莹、张驰昆、鲁宇梁、王卿、吕萌、马丽娅。
ⅢGB/T46011.1—2025
引 言
道路车辆行业作为全球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领域,其低碳化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对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各国相继出
台法规政策推动道路车辆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在此背景下,统一道路车辆温室气体管理的技术术语
与定义,成为保障标准体系一致性、促进技术交流、规范行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GB/T46011《道路车辆 温室气体管理通用要求》拟由五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目的在于系统整合行业内与温室气体管理相关的专业术语,明确各术
语定义、适用范围及相互关系。
———第2部分:产品碳足迹标识。目的在于引导产业链低碳生产、低碳消费,提升我国汽车行业温
室气体管理的整体水平。
———第3部分:产品碳足迹数据格式规范。目的在于构建标准化、结构化的数据表达体系,确保不
同企业的碳足迹数据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提升行业碳足迹数据的通用性和可信度。
———第4部分:零碳工厂建设规范。目的在于明确道路车辆零碳工厂建设的技术路径与管理要
求,引导企业构建低碳化、清洁化的生产体系,助力行业实现绿色制造与零碳转型目标。
———第5部分:产品碳足迹核查规范。目的在于规范核查机构资质、核查程序及数据验证标准,确
保产品碳足迹信息真实可靠,为产品碳足迹标识、市场监管和行业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本文件为后续系列标准中技术要求、管理流程、核算方法等内容的制定提供统一语言基础。通过规
范术语表述,减少因概念模糊导致的执行差异,为道路车辆温室气体排放管控、产品低碳评价、政策制定
及国际合作等提供坚实的标准化支撑,助力行业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与可持续发展。
ⅣGB/T46011.1—2025
道路车辆 温室气体管理通用要求
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道路车辆温室气体管理的基础通用层面、组织层面、产品层面的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适用于道路车辆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相关企业及其项目、产品,包括原材料生产企业、零部件
生产企业、整车生产企业、车用能源企业、服务企业、回收拆解企业、再制造企业、梯次利用企业、再生利
用企业、废弃物处置企业及其项目、产品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基础通用层面
3.1 与温室气体有关的术语
3.1.1
温室气体 greenhousegas;GHG
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的、
波长在红外光谱内的辐射的气态成分。
注:本文件涉及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
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
[来源:GB/T24067—2024,3.2.1]
3.1.2
辐射强迫 radiativeforcing
由于气候系统内部变化,如二氧化碳浓度或太阳辐射的变化等外部强迫引起的对流层顶垂直方向
上的净辐射变化。
3.1.3
全球变暖潜势 globalwarmingpotential;GWP
将单位质量的某种温室气体在给定时间段内辐射强迫(3.1.2)影响与等量二氧化碳辐射强迫影响
相关联的系数。
[来源:GB/T24067—2024,3.2.4]
3.1.4
二氧化碳当量 carbondioxideequivalent;CO2e
比较某种温室气体与二氧化碳的辐射强迫(3.1.2)的单位。
注:给定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等于该温室气体质量乘以它的全球变暖潜势值。
[来源:GB/T24067—2024,3.2.2]
1GB/T46011.1—2025
3.1.5
温室气体排放量 greenhousegasemission;GHGemission
在特定时段内释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总量(以质量单位计算)。
注:本文件中,温室气体排放等同于碳排放。
[来源:GB/T24067—2024,3.2.5,有修改]
3.1.6
温室气体清除量 greenhousegasremoval;GHGremoval
在特定时段内从大气中清除的温室气体总量(以质量单位计算)。
[来源:GB/T24067—2024,3.2.6]
3.1.7
剩余温室气体排放量 residualgreenhousegasemission
在采取了所有可能减排措施之后仍然存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3.1.8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greenhousegasemissionfactor;GHGemissionfactor
活动数据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系数。
[来源:GB/T24067—2024,3.2.7]
3.1.9
温室气体源 greenhousegassource
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的单元或过程。
[来源:GB/T33760—2017,3.2]
3.1.10
温室气体汇 greenhousegassink
将温室气体从大气中清除的过程。
[来源:ISO14064-1:2018,3.1.3]
3.1.11
温室气体清单 greenhousegasinventory
工业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温室气体源以及温室气体排放量组成的清单。
[来源:GB/T32150—2015,3.11]
3.2 与生命周期评价有关的术语
3.2.1
生命周期 lifecycle
产品相关的连续且相互连接的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或从自然资源中生成原材料至生命末期处理。
注1:“原材料”的定义见GB/T24040—2008中的3.15。
注2:与产品相关的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生产、销售、使用和生命末期处理。
[来源:GB/T24067—2024,3.4.2]
3.2.2
生命周期评价 lifecycleassessment;LCA
一个产品系统在其整个生命周期(3.2.1)内的输入、输出和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与评估。
注:“环境影响”的定义见GB/T24001—2016中的3.2.4。
[来源:GB/T24067—2024,3.4.3]
2GB/T46011.1—2025
GB-T 46011.1-2025 道路车辆 温室气体管理通用要求 第1部分 术语和定义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05:36:2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