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83.080.20;13.030.50 CCSG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6019.1—2025 塑料 再生塑料成分鉴别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 Plastics—Identificationofrecycledplastics— Part1: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materials 2025-08-01发布 2026-0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引言 Ⅳ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原理 2 ……………………………………………………………………………………………………… 5 模型构建与评估 2 ………………………………………………………………………………………… 6 待测样品鉴别 7 …………………………………………………………………………………………… 附录A(资料性) 原生PET和再生PET的鉴别流程 8 ………………………………………………… 附录B(资料性) 原生PET和再生PET典型的总离子流色谱图 11 …………………………………… 附录C(资料性) 原生PET和再生PET鉴别的典型标志性挥发性组分 14 …………………………… 附录D(资料性) 随机森林模型超参数组合设置示例 15 ………………………………………………… 附录E(资料性) 原生PET和再生PET鉴别示例 16 …………………………………………………… ⅠGB/T46019.1—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46019《塑料 再生塑料成分鉴别》的第1部分。GB/T46019已发布以下部分: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 ———第2部分:聚丙烯(PP)材料。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海关技术中心、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知里科技(广东)有限公 司、广东省中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浙江海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 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宁波海关技术 中心、北京华塑晨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蓝晨光成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同轨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江苏赛维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福建赛隆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宝绿特环保技 术工程有限公司、成都环投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佩浦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 公司、达能亚太(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康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暨南大学、云梦县德邦实业有限责任 公司、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无锡一惟进出口有限公司、深圳海关工业品检测技术中心、青岛海关技术中 心、烟台正海合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峰值科技有限公司、朝代(江苏)环保产业控股有限公司、浙江 金彩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前石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万塑成塑料有限公司、湖北博韬合纤股份有限公 司、杭州中旺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钟怀宁、苏启枝、张筱榕、杨青华、周雷、付明、高峡、曲静波、罗川、杨化浩、李丹、 陈宏愿、谢鹏、何国山、郑慧琴、张朔、李天源、欧晢文、林立宁、王志鹏、邱卫美、杨晶华、方婷子、林勤保、 章栋、朱峰、孙晓、任聪、王仑、王克强、王天勇、史迎杰、叶元坚、赫丽娜、周东吉、陈敏剑、孙侠、么虹任、 卢宁、张锦文、张世韬、朱安生、罗晓霞、李洲、刘杰、魏晓晓。 ⅢGB/T46019.1—2025 引 言 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是我国实施全面节约战略、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 和目标、加快绿色转型步伐的重要举措。消费后塑料的回收与再利用作为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重要组成 部分,不仅能够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能有效降低碳排放,是推动塑料行业绿色高效发展的重要 方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热塑性塑料,其消费后废弃物的高效回收再 利用对于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和塑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塑料材料在使用、废弃和回收过程中可能会引入各种杂质。然而,与化学回收不同,机械回收难以 完全去除消费后塑料中的杂质。因此,机械回收再生PET[也称为PET(REC)]在挥发性组分特征上与 原生PET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对PET材料中挥发性组分进行分析,可以筛选出典型的标志性挥发性 组分,为原生PET与再生PET的鉴别提供基础依据。 本文件基于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技术对原生PET和再生PET样品中挥发性组 分进行分析,筛选出典型的挥发性组分,并结合随机森林分类模型,给出再生PET概率预测值,实现对 样品是否为消费后机械回收再生PET的鉴别。 为确保检测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本文件结合现行相关标准,明确了样品制备方法、仪器参考条 件、数据处理的规范流程,以及模型构建与评估的具体步骤,旨在为塑料再生行业提供系统化、可重复、 可溯源的技术指导,助力塑料废弃物的高效循环利用。 GB/T46019《塑料 再生塑料成分鉴别》拟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目的在于确立再生PET材料鉴别的方法。 ———第2部分:聚丙烯(PP)材料。目的在于确立再生PP材料鉴别的方法。 ———第3部分:聚乙烯(PE)材料。目的在于确立再生PE材料鉴别的方法。 ⅣGB/T46019.1—2025 塑料 再生塑料成分鉴别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的挥发性组分,使 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预测模型,鉴别消费后机械回收再生PET塑料材料与原生PET塑料材料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以消费后PET包装瓶为原料,通过粉碎、筛选、分类、清洗获得的片状再生PET塑料 材料,或以再生PET瓶片经熔融挤出造粒等工艺制成的颗粒状PET再生塑料材料的鉴别。 本文件不适用于通过化学回收得到的再生PET塑料材料的鉴别。 注:消费后的其他种类PET产品经过机械回收得到的再生PET塑料材料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035 塑料 术语 GB/T30102 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指南 GB/T40006.1 塑料 再生塑料 第1部分:通则 GB/T41867 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术语 GB/T45090 塑料 再生塑料的标识和标志 3 术语和定义 GB/T2035、GB/T30102、GB/T40006.1、GB/T45090和GB/T4186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 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消费后塑料 post-consumerplastic 已经实现了其预期用途或不能再使用(包括从流通环节中返回的塑料)的、由终端用户产生的塑料。 [来源:GB/T30102—2024,3.3,有修改] 3.2 化学回收 chemicalrecycling 除能量回收和焚烧外,通过裂解、气化或解聚等反应,使塑料废弃物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从而生成 新的单体或原材料。 注:包括把回收的聚合物直接添加到原生聚合物聚合反应体系中,通过部分解聚和再聚合过程,制备含有再生成分 的新材料。 [来源:GB/T45090—2024,3.4,有修改] 1GB/T46019.1—2025 3.3 随机森林模型 randomforestmodel 通过构建多个决策树并汇总其预测结果来进行分类或回归的机器学习方法。 3.4 基尼不纯度 giniimpurity 衡量数据集纯度的指标,即随机从数据集中选取两个样本,它们属于不同类别的概率。 注:基尼不纯度越小,则数据集的纯度越高。 3.5 网格搜索 gridsearch 在预设的超参数组合范围内逐一训练模型并评估性能,确定最优的超参数组合的系统化超参数优 化方法。 3.6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ROC 在不同分类阈值下,通过计算假阳性率与真阳性率并汇制其关系曲线,用于评估分类模型区分正负 样本能力的一种性能评估方法。 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AUC)能作为模型整体判别能力的量化指标,值越接近1表示性能越好。 3.7 精确率 precision 模型预测为正类的样本中,实际为正类的比例。 3.8 召回率 recall 所有实际为正类的样本中,被模型正确识别为正类的比例。 4 原理 PET材料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使用、废弃和机械回收阶段)中,可能会引入或失去多种挥发性 组分,导致再生PET与原生PET

.pdf文档 GB-T 46019.1-2025 塑料 再生塑料成分鉴别 第1部分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材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46019.1-2025 塑料 再生塑料成分鉴别 第1部分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材料 第 1 页 GB-T 46019.1-2025 塑料 再生塑料成分鉴别 第1部分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材料 第 2 页 GB-T 46019.1-2025 塑料 再生塑料成分鉴别 第1部分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材料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17:26:3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