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75.160.10 CCSD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702.20—2025 代替GB/T7702.20—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第20部分:孔容积和比表面积的测定 Testmethodforgranularactivatedcarbonfromcoal— Part20:Determinationofporevolumeandspecificsurfacearea 2025-08-01发布 2025-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引言 Ⅴ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测定原理 3 ………………………………………………………………………………………………… 5 试剂和材料 3 ……………………………………………………………………………………………… 6 仪器和设备 4 ……………………………………………………………………………………………… 7 试样制备及脱气处理 5 …………………………………………………………………………………… 8 测定步骤 5 ………………………………………………………………………………………………… 9 结果处理 6 ………………………………………………………………………………………………… 10 测定结果精密度 8 ………………………………………………………………………………………… 11 质量控制 8 ………………………………………………………………………………………………… 12 试验报告 8 ………………………………………………………………………………………………… 附录A(资料性) 微孔、中孔、大孔容积计算 9 …………………………………………………………… ⅠGB/T7702.20—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7702《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的第20部分,GB/T7702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水分的测定; ———第2部分:粒度的测定; ———第3部分:强度的测定; ———第4部分:装填密度的测定; ———第5部分:水容量的测定; ———第6部分:亚甲蓝吸附值的测定; ———第7部分:碘吸附值的测定; ———第8部分:苯酚吸附值的测定; ———第9部分:着火点的测定; ———第10部分:苯蒸气 氯乙烷蒸气防护时间的测定; ———第13部分:四氯化碳吸附率的测定; ———第14部分:硫容量的测定; ———第15部分:灰分的测定; ———第16部分:pH值的测定; ———第17部分:漂浮率的测定; ———第18部分:焦糖脱色率的测定; ———第19部分:四氯化碳脱附率的测定; ———第20部分:孔容积和比表面积的测定。 本文件代替GB/T7702.20—2008《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孔容积和比表面积的测定》,与 GB/T7702.20—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与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08年版的第3章); b) 删除了原溶剂油法测试样品的真密度,增加了气体膨胀法测试试样的真密度(见2008版8.1); c) 增加了试样脱气处理的要求(见7.2); d) 增加了比表面数据处理要求(见9.2.3); e) 增加了质量控制(见第11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新华防化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煤炭科学技术 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晶晶、周晓东、尉伟华、丁华、武琳琳、宋秀峰、王娜、温维丽、牛瑞红、王辉、 胡岚、温宇慧、郭军军、胡玉良、粱亚玲、宋振超、徐玲、黄济民、邢浩洋、吉鑫鹏、李显富、杨景、田鑫。 ⅢGB/T7702.20—2025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7年首次发布为GB/T7702.20—1987,1997年第一次修订; ———2008年第二次修订时,并入了GB/T7702.21—1997《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比表面积的测 定》的内容(GB/T7702.21—1997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7702.21—1987); ———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ⅣGB/T7702.20—2025 引 言 GB/T7702.7主要涉及煤质颗粒活性炭碘吸附值的测定。GB/T7702.7旨在提高分析的准确 度,缩短分析周期,GB/T7702拟由20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水分的测定。目的在于评价活性炭含水程度,为后续客户使用提供依据。 ———第2部分:粒度的测定。目的在于评价活性炭粒度分布状况。 ———第3部分:强度的测定。目的在于评价活性炭在一定条件下的耐磨程度。 ———第4部分:装填密度的测定。目的在于评估活性炭的堆积重量,可为用户提供活性炭单位体积 的质量,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提供设计依据的装填体积。 ———第5部分:水容量的测定。目的在于评估活性炭的总孔容积,是活性炭生产过程中快速检测的 一种实用方法。 ———第6部分:亚甲蓝吸附值的测定。目的在于评价活性炭次微孔的吸附能力,是活性炭液相脱色 能力的一种主要表征方法,活性炭用于液相吸附时常用其评价。 ———第7部分:碘吸附值的测定。目的在于评价活性炭的微孔吸附能力,是活性炭气相吸附能力的 一种主要表征方法,活性炭用于气相吸附时常用其评价。 ———第8部分:苯酚吸附值的测定。目的在于评价活性炭对烷烃的吸附能力。 ———第9部分:着火点的测定。目的在于为评价活性炭的着火点,为用户使用时提供设计依据。 ———第10部分:苯蒸气 氯乙烷蒸气防护时间的测定。目的在于评价活性炭的防护性能。 ———第13部分:四氯化碳吸附率的测定。目的在于评价活性炭对挥发性有机物的饱和吸附量,主 要用于活性炭气相吸附时使用,一般VOC吸附时使用比较多。 ———第14部分:硫容量的测定。目的在于评价活性炭的静态硫的吸附能力,主要用于原料气脱硫 能力的表征。 ———第15部分:灰分的测定。目的在于评价活性炭中除碳元素以外其他元素氧化物的氧化程度。 ———第16部分:pH值的测定。目的在于评估活性炭浸入水后,溶液的酸碱程度。 ———第17部分:漂浮率的测定。目的在于评估活性炭漂浮率,是活性炭在水中表面浮灰及鼓泡物 料的含量总和。 ———第18部分:焦糖脱色率的测定。目的在于评价活性炭中大孔的脱色能力,主要用于液相有机 大分子吸附时能力的表征。 ———第19部分:四氯化碳脱附率的测定。目的在于评价活性炭对有机物的脱出能力。 ———第20部分:孔容积和比表面积的测定。目的在于评估活性炭的孔隙分布情况和吸附能力。 ———第21部分:液相动态吸附能力的测定。目的在于评价活性炭动态脱除水中可溶污染物吸附 能力。 ———第22部分:液相静态吸附能力的测定。目的在于评价活性炭静态脱除水中可溶污染物吸附 能力。 ⅤGB/T7702.20—2025

.pdf文档 GB-T 7702.20-2025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第20部分 孔容积和比表面积的测定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7702.20-2025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第20部分 孔容积和比表面积的测定 第 1 页 GB-T 7702.20-2025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第20部分 孔容积和比表面积的测定 第 2 页 GB-T 7702.20-2025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 第20部分 孔容积和比表面积的测定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17:27:0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