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 13.100 C60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 171-2006 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计划与准备 On-site medical emergency planning and preparedness for nuclear accidents 2006-03-13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GBZ/T 171—2006 前 本标准由全国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 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苏旭、问清华。 GBZ/T 171—2006 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计划与准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核设施营运单位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计划编制和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准备的基本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核设施营运单位的核事故医学应急计划和应急准备。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核设施nuclear installation 物和设备),如铀富集设施,铀、环加工与燃料制造设施,核反应堆(包括临界和次临界装置),核动力厂, 核燃料后处理厂等核燃料循环设施。 2.2核事故nuclearaccident 核电厂或其他核设施中很少发生的严重偏离的运行工况的状况;在这种状态下,放射性物质的释放 可能或已经失于应有的控制,达到不可接受的水平。 2.3医学应急medical emergency 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运用科学的组织管理和良好的医学处置方法,有计划、有准备、有组织 地完成一系列预防和救治活动。 2. 4应急计划 emergency plan 一份经过审批的文件,它描述了该文件的编制与实施单位的应急响应功能、组织、设施和设备,以及和 外部应急组织间的协调和相互支持关系。该文件还应当有专门的执行程序加以补充。也称应急预案。 2.5应急照射emergency exposure 指发生事故或应急情况时,为了营救遇险人员,防止事态扩大、减少人员受照等应急目的而采取行 动时所受到的照射。在发生严重事故时,工作人员所受的剂量可能不再参照正常剂量限值来控制。但 其控制水平一般需经批准,并要求工作人员是自主的和受过培训的。 2.6应急待命emergency standby 应急级别之一,系指出现可能导致危及核设施安全的某种特定工况或外部事件。核设施有关人员 进人待命状态,场外某些应急组织可能得到通知。 2.7厂房应急plant emergency 应急级别之一,系指辐射后果仅限于核设施的部分区域。按核设施营运单位的应急计划,厂内人员 行动,场外有关应急组织得到通知。 2.8场区应急site emergency 应急级别之一,系指辐射后果仅限于场区内。场区人员行动,场外应急组织得到通知。 2.9场外应急off-site emergency 应急级别之一,系指辐射后果已超越场区边界。场内、外人员行动,需要实施总体计划。 2.10应急演习emergency exercise 为检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所进行的 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其涉及的内容和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单项演习、综合演习和联合演 习。 GBZ/T 171-2006 2.11 放射性核素内污染 internal contamination radionuclides 指体内放射性核素超过其自然存在量。 2. 12 放射性核素的加速排出acceleration elimination of radionuclides 为加速排出进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所采用的治疗手段,包括用各种药物和方法阻止放射性核素的 吸收和沉积,并促使已沉积于器官或组织内的放射性核素排出。也称促排治疗。 3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计划 3.1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计划的基本要求 3.1.1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制定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计划,用于指导和规范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准备和 医学应急响应工作。 3.1.2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计划是核设施场内应急计划的一部分,核设施营运单位在提请国家有关部 门审评场内应急计划时应将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计划同时报卫生相关部门审查备案。 3.1.3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计划是核设施营运单位进行场内医学应急准备和医学应急响应的工作性 文件,应文字精炼,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与场内医学应急计划有关的支持性文件,尽可能收人计划的 附录之中。 3.1.4根据不同核设施的特点,核设施营运单位在编制场内医学应急计划时,可对计划的基本内容作 适当变动,但应覆盖本标准规定的主要内容。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计划应根据演习中发现的问题、国家 法规、标准和有关情况的变化定期(一般3~5年)进行复审和修订。若有特殊情况,或根据演习中发现 的问题,应及时修订。修订后的场内医学应急计划报卫生相关部门审查备案。 3.2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计划的基本内容 核设施营运单位制定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计划时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a)目的,依据; b)适用范围; c)相关部门、单位或组织的职责; d)场内医学应急组织及其职责; e)现场救护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f)场内医学应急准备; g)场内医学应急响应; h)场内医学应急支持; i)记录和报告; j)与其他应急组织之间相互配合、支援的事项及措施; k)附录:给出必要的附录,如相关的支持性文件,通信联络电话号码,应急所需器材用品清单等。 3.3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救护的基本任务 3.3.1搜寻伤员,将伤员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3.3.2初步估算事故人员的受照剂量,并根据伤情进行紧急分类。 3.3.3对疑似内污染或大剂量受照者尽早使用放射性核素阻吸收药品或预防性使用抗放药品,并及时 安排伤员转送到场外医学应急支持医疗机构。 3.3.4对伤情危重不宜转送的伤员,进行就地抢救,待伤情好转适时转送到场外医学应急支持医疗机 构。 3.3.5对事故现场人员进行放射性污染检查和体表去污处理。 3.3.6收集、留取可供估算受照剂量的生物样品和物品。 3.3.7及时评估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救护能力,适时提出场外医学应急支援的建议。 3.3.8对事故抢险人员进行健康评价,并提出医学建议,进行应急照射控制。 2 GBZ/T 171--2006 3.3.9组织碘片的发放。 3.3.10填写伤员登记表。 4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准备 4.1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准备的基本要求 4.1.1核设施营运单位应根据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计划进行场内医学应急准备,以满足核事故场内医 学应急任务的需要。 4.1.2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准备应遵循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的原则,在兼容中常备,在常备中提高。 4.1.3建立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医学应急准备的设施、设备、仪表、物品、药品和材 料的名称,数量和存放地点,管理要求。 4.1.4建立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监督制度。对医学应急设施、设备和仪表定期检查、维护、标定或刻 度;对医学应急救护药品、物品和材料定期检查,适时更新,保证随时处于可用状态。 4.1.5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设施、设备、仪表、药品、物品和材料的准备和放置要充分考虑厂房应急、场 区应急、场外应急等不同情况下的需要,满足各种应急状态下的医疗救护工作。 4.2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准备的基本内容 4.2.1场内相关单位的准备 核设施营运单位在编制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计划和进行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准备时,应考虑场内 所有单位(部门)或机构的需要,明确各自需要准备的内容,并建立监督、检查机制。 4.2.2场内医学应急设施和设备的准备 场内医学应急准备应包括以下基本设施和设备: a)常规急救设施和设备。 b)去污室:去污室的设置要考虑场区应急和场外应急情况下的需要;去污室的出、人口设置要分 开,以免发生交叉污染;去污室的设施和设备包括表面污染监测仪表,头面部污染的去污设施, 全身污染的去污设施,合并外伤时的去污设施,生物样品采集间,污物储存和处理设备等。 c)救护车:救护车除按照基本要求配置以外,还应配备防止伤员污染扩散和医务人员辐射防护的 用品。 d)常规急救药箱。 e)核事故应急药箱。 4.2.3药品准备 药品准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a)常规急救药品; b)放射性核素阻吸收和促排药品; c)去污药品; d)抗放药品; e)治疗烧伤药品; f)化学中毒特效解毒药品。 4.2.4材料和物品准备 材料和物品准备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a)去污材料和物品; b)生物样品采集器具; c)急救物品和材料; d)污物收集器具。 4.2.5人员准备 GBZ/T 171—2006 a)核设施营运单位及其承包商员工的准备:核设施营运单位要对员工定期进行场内核事故医学应 急计划和急救技能的培训和复训,让员工了解核事故情况下的医学应急职责和义务,掌握自救 互救的基本技能 b)场内医务人员的准备:核设施运营单位应建立场内医学应急组织,根据场内医学应急计划规定 应急救援的基本技能及其进展。 4.2.6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处置措施的准备 核事故情况下可能面临的损伤种类,伤情比较复杂,场内医学应急组织应根据核设施营运单位职业 危害因素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医学应急处置导则(或程序)。场内医学应急处置措施的准备应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的内容: a)核事故医学应急响应预案; b)放射性核素皮肤污染的处置; c)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处置; d)过量照射人员的处置; e)化学灼伤的处置; f)化学中毒的处置; g)各类复合伤的处置。 4.2.7核事故
GBZ_T 171-2006 核事故场内医学应急计划与准备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21 17:30:44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5.0 M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26162-2 2019Management of terminology resources — Terminology databasesPart 2 Software.pdf
ISO 19127 2019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Geodetic register.pdf
ISO 19396-2 2017 Paints and varnishes — Determination of pH value — Part 2 pH electrodes with ISFET technology.pdf
ISO 21265 2021 Building and civil engineering sealants — Assessment of the fungal growth on sealant surfaces.pdf
ISO TS 14071 2014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Life cycle assessment — Critical review processes and reviewer competencies Additional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to ISO 14044 2006.pdf
ISO-TS 20444 2024 Rubber and plastics hoses Determination of abrasion resistance of the outer cover.pdf
ISO 20560-2 2023 Safety information for the content of piping systems and tanks — Part 2 T.pdf
ISO 23495 2021 Industrial furnaces and associated processing equipment —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steel converter and associated equipment.pdf
ISO 18403 2016 Footwear — Test methods for slide fasteners — Resistance to damage during closure under a lateral force.pdf
ISO 16120-3 2011 Non-alloy steel wire rod for conversion to wire — Part 3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rimmed and rimmed substitute, low-carbon steel wire rod.pdf
GB-T 27552-2021 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 焊接接头显微硬度试验.pdf
GB-T 12805-2011 实验室玻璃仪器 滴定管.pdf
GB-T 40294-2021 确定电励磁同步电机参数的试验方法.pdf
GB-T 26562-2011 自行式坐驾工业车辆踏板的结构与布置 踏板的结构与布置原则.pdf
GB-T 6398-2017 金属材料 疲劳试验 疲劳裂纹扩展方法.pdf
GB-T 20173-2013 石油天然气工业 管道输送系统 管道阀门.pdf
GB-T 32723-2016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 底物诱导呼吸法.pdf
GB-T 42655-2023 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温压缩性能试验方法.pdf
GB-T 17155-1997 胶印印版 尺寸.pdf
GB-T 3903.32-2022 鞋类 内底试验方法 缝合撕破力.pdf
1
/
3
9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5.0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