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77.140.70
CCSH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3241—2025
代替GB/T33241—2016
锌铝合金镀层型钢
Zinc-aluminumalloycoatingsectionsteel
2025-08-29发布 2026-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33241—2016《锌铝合金镀层型钢》,与GB/T33241—201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
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定义(见第3章,2016年版的第3章);
———更改了型钢母材的规定(见6.1.1,2016年版的6.1.1);
———更改了镀层重量和镀层厚度的规定(见6.2.2,2016年版的6.2.2);
———更改了复验与判定的规定(见8.4,2016年版的8.4);
———增加了“镀锌层的重量测定 氯化锑法”(见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国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厦门新钢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唐山正
丰钢铁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冲、刘宝石、管绪龙、郑玉飞、孔纲、王玉婕、徐晓艳、赖德林、徐昊驰、李志强、
郑榆、张利。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6年首次发布为GB/T33241—2016;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ⅠGB/T33241—2025
锌铝合金镀层型钢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锌铝合金镀层型钢的代号、型号和示例、订货内容、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包装、标志、
质量证明书、搬运、堆放和贮存,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连续热浸镀方式对热轧型钢镀锌铝合金的型钢(以下简称型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470 锌锭
GB/T702 热轧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706 热轧型钢
GB/T2101 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4956 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磁性法
GB/T6462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 厚度测量 显微镜法
GB/T11263 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
GB/T13825 金属覆盖层 黑色金属材料热镀锌层 单位面积质量称量法
YB/T081 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
YS/T310 热镀用锌合金锭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连续热浸镀 continuehotdipgalvanized
将经过前处理的型钢连续浸入熔融锌铝合金浴中,经过气刀吹抹方式,在其表面形成锌铝(或)锌铝
铁合金镀层。
3.2
锌铝合金镀层 zinc-aluminumalloycoating
将经过前处理的型钢浸入熔融锌铝合金浴中,在其表面形成锌铝和(或)锌铝铁合金镀层。
3.3
镀层厚度 coatingthickness
型钢表面锌铝(铁)合金层厚度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或用称量法进行一次测量所测得的镀层重量的
厚度换算值。
注:单位为微米(μm)。
1GB/T33241—2025
3.4
镀层重量 coatingmass
用称量法测得的镀层局部镀覆量的算术平均值,或镀层平均厚度的换算值。
3.5
镀层厚度最小值 coatingminimumvalue
在基本测量面上用称量法测得的镀层镀覆量厚度换算值中的最小值,或按规定次数用磁性法所测
得的镀层厚度的算术平均值的最小值。
3.6
漏镀面 uncoatedareas
型钢表面未与熔融锌铝合金发生反应的区域。
4 代号、型号和示例
4.1 代号
型钢的代号为ZA(Z表示Zn,A代表Al)。
4.2 型号
型号由型钢类别、型钢规格组成。按以下方式表示:
□+
型钢类别,如圆钢、角钢、槽钢、H型钢等。□
型钢规格,单位为毫米(mm);
4.3 示例
规格为50mm×50mm×5mm的锌铝合金镀层角钢,其表示方法为:ZA∠50×50×5。
5 订货内容
按本文件订货的合同至少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 产品名称;
b) 本文件编号;
c) 型钢规格;
d) 重量或数量;
e) 特殊要求。
6 技术要求
6.1 材料
6.1.1 型钢母材
型钢母材应符合GB/T702或GB/T706或GB/T11263等规定。如需要对型钢的力学性能、工艺
性能等进行检验,应在镀锌前进行。
2GB/T33241—2025
6.1.2 锌铝合金锭
锌铝合金锭的化学成分应符合YS/T310的规定。
6.1.3 锌锭
锌锭应符合GB/T470的规定。
6.2 镀层
6.2.1 外观
6.2.1.1 镀层表面应平滑,不应有起皮、漏镀、锌刺、滴瘤和结渣等缺陷。
6.2.1.2 当镀层厚度大于规定值时,型钢表面有少量白锈(以碱式氧化锌为主的白色或灰色腐蚀产物)
不应作为拒收的理由。
6.2.1.3 型钢通常应进行钝化处理,除非需方在订货时提出不进行钝化处理。
6.2.2 镀层重量和镀层厚度
型钢镀层重量和镀层厚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型钢镀层重量及相应的镀层代号见表2。具体的镀
层重量应由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时,按镀层代号为50的产品交货。
表1 型钢镀层重量和镀层厚度
镀层 镀层重量范围/(g/m2) 镀层厚度范围/μm
锌铝合金 50~600 7~85
注:50g/m2镀层的厚度约为7μm,合金镀层厚度是根据7.14g/m2约为1μm换算所得。
表2 镀层重量及相应的镀层代号
镀层重量/(g/m2),不小于 镀层代号
50 50
60 60
70 70
80 80
90 90
100 100
150 150
200 200
250 250
300 300
350 350
400 400
3GB/T33241—2025
表2 镀层重量及相应的镀层代号(续)
镀层重量/(g/m2),不小于 镀层代号
450 450
500 500
550 550
600 600
6.2.3 镀层合金含量
锌铝合金镀层中铝含量通常为0.1%~0.5%。
6.2.4 镀层附着性
型钢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应出现镀层剥落和起皮现象。
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可采用十字交叉线法、锤击法、锉刀法等对镀层附着性进行测量。
注:镀锌铝后再进行弯曲和变形加工产生的镀层剥落和起皮现象不表示镀层的附着性不好。
6.3 漏镀和修复
6.3.1 漏镀
型钢漏镀面的总面积不应超过制件总表面积的0.5%(不包括切割部位)。每个漏镀面的面积不应
超过1cm2,漏镀面应进行修复。当供需双方没有其他协议时,若漏镀面积大于上述规定值,这些产品
应予以重镀。
6.3.2 修复
型钢表面若存在漏镀面,应采用涂覆富锌涂料或者热喷涂锌合金等方法对漏镀面进行修复。修复
前,应去除漏镀区域的氧化皮和其他污物,或采用其他前处理方法,以保证修复层与基体间的附着力。
7 试验方法
7.1 检验项目
每批型钢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取样数量/个 取样部位 试验方法
1 外观 逐根 — 7.2.1
2 镀层重量 2 不同支 7.2.2a
3 锌层附着性 6.2.4
a仲裁时采用称量法。
4GB/T33241—2025
GB-T 33241-2025 锌铝合金镀层型钢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36:2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