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83.040.20
CCSG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781.9—2025
代替GB/T3781.9—2019
乙炔炭黑 第9部分:电阻率的测定
Acetyleneblack—Part9:Determinationofresistivity
2025-08-29发布 2026-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3781《乙炔炭黑》的第9部分。GB/T3781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6部分:视比容的测定;
———第8部分:盐酸吸液量的测定;
———第9部分:电阻率的测定。
本文件代替GB/T3781.9—2019《乙炔炭黑 第9部分:电阻率的测定》,与GB/T3781.9—2019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乙醇”试剂(见2019年版的4.2);
———增加了“直流低电阻测试仪”“搅拌器”和“秒表”仪器设备(见6.1、6.6和6.10);
———更改了烘箱温度控制,将“(125±1)℃”更改为“(125±2)℃”(见6.5,2019年版的5.2);
———增加了“试验步骤A法”(见8.1);
———增加了A法试验数据处理(9.1);
———更改了精密度(见第10章,2019年版的第9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化石油化工研究院(泉州)有限责任公司、中昊黑元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新疆峻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玖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晶格电子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人威、代传银、侯利恒、张建桃、丁海龙、陈玉华。
本文件于1983年首次发布,1993年第一次修订,2006年第二次修订,2019年第三次修订,本次为
第四次修订。
ⅠGB/T3781.9—2025
引 言
乙炔炭黑是乙炔气热裂解生成的固体粉末,主要由碳元素组成,以近似于球体的胶体粒子及具有胶
体大小的聚集体形式存在。乙炔炭黑的理化性能主要表现为粒径、表面积、结构性、导电性和表面活
性,其检测方法为GB/T3781系列标准,拟由以下部分构成。
———第6部分:视比容的测定。目的在于测定乙炔炭黑的表观体积,结果用于对乙炔炭黑分类,还
用于产品包装、运输过程中对包装袋及装运体积的测算。
———第8部分:盐酸吸液量的测定。目的在于测定乙炔炭黑的结构性,结果用于表征乙炔炭黑吸收
电池工作需要的液体介质的能力。
———第9部分:电阻率的测定。目的在于测定乙炔炭黑的导电性,结果用于表征乙炔炭黑在电池或
复合制品中的导电能力。
ⅡGB/T3781.9—2025
乙炔炭黑 第9部分:电阻率的测定
警告:使用本文件的人员需有正规实验室工作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乙炔炭黑电阻率的测定方法,分为A法和B法。
本文件适用于乙炔炭黑。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3780.8 炭黑 第8部分:加热减量的测定
GB/T3782 乙炔炭黑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2804 实验室玻璃仪器 量筒
GB/T12827 标准参比乙炔炭黑及鉴定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原理
将试样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充分混合后形成分散均匀且稳定的试样浆液,用测定试样浆液的电阻
率来表征乙炔炭黑导电性的强弱。
5 试剂与材料
5.1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分析纯。
5.2 标准参比乙炔炭黑:SRAB1,GB/T12827。
6 仪器设备
6.1 直流低电阻测试仪,精确至0.1Ω。
6.2 电阻率测定仪,精确至0.01Ω·m。
6.3 测定池,规格见图1。
1GB/T3781.9—2025
6.4 分析天平,分辨力为0.1mg。
6.5 烘箱,重力对流型,温度可控制在(125±2)℃,温度均匀性小于或等于±5℃。
6.6 搅拌器,带搅拌子。
6.7 量筒,容量50mL,最小分度为1mL,符合GB/T12804规定的容量允差。
6.8 烧杯,容量150mL,内径55mm。
6.9 真空干燥器,装有有效干燥剂。
6.10 秒表。
单位为毫米
标引序号说明:
1———银片电极;
2———电极银丝引线;
3———引线套管。
图1 测定池规格示意图
7 样品
按GB/T3782的规定进行采样。
8 试验步骤
8.1 A法
8.1.1 每天测试前应用标准参比乙炔炭黑进行核查,电阻率应满足GB/T12827的规定。新搅拌器具
用于测试前,应用标准参比乙炔炭黑确定适宜转速,其电阻率应满足GB/T12827的规定。
8.1.2 按GB/T3780.8的规定,取适量试样于烧杯中,置于125℃的烘箱中干燥1h,移入真空干燥器
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8.1.3 在150mL洁净干燥的烧杯中称取干燥试样1g,准确至1mg,用量筒量取50mL邻苯二甲酸二
丁酯缓缓加入烧杯中,静置使试样浸润。
2GB/T3781.9—2025
8.1.4 试样完全浸润后,将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放入搅拌子,调节至8.1.1中的确定转速,设置搅拌
时间为10min,开始搅拌。
8.1.5 开启直流电阻测定仪电源,仪器的两个测试夹断开时应为∞,短路连接时应显示零。将测试夹
夹住测定池的电极套管,并保证接触良好。
8.1.6 将烧杯中的试样浆液全部倒入测定池中,静置到1min时读数,记录电阻值R,精确到0.1Ω。
8.1.7 测试结束,用乙醇清洁器具。
8.2 B法
8.2.1 每天测试前应用标准参比乙炔炭黑进行核查,电阻率应满足GB/T12827的规定。
8.2.2 按GB/T3780.8的规定,取适量试样于烧杯中,置于125℃的烘箱中干燥1h,移入真空干燥器
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8.2.3 在150mL洁净干燥的烧杯中称取干燥试样1g,准确至1mg,用量筒量取50mL邻苯二甲酸二
丁酯缓缓加入烧杯中,静置使试样浸润。
8.2.4 接通电阻率测试仪电源,预热30min。
8.2.5 将搅拌桨放入装有浸润试样的烧杯中心位置,离杯底约13.5mm。
8.2.6 启动搅拌桨,转速调至1050r/min~1100r/min,定时搅拌10min。在协议双方同意的情况
下,可以采用其他转速。
8.2.7 检查电极套管与测试卡簧表面光洁度,若有氧化现象,则用粒度P1000的砂纸轻轻擦拭。
8.2.8 将测定池置于卡簧中,打开测量开关。
8.2.9 将烧杯中的试样浆液全部倒入测定池,静置到1min时,按读数键,显示器上显示的数字即为电
阻率。
8.2.10 测试结束,用乙醇清洁器具。
9 试验数据处理
9.1 A法中电阻率以ρ计,数值以Ω·m表示,按公式(1)计算:
ρ=R·S
L≈5×10-3R …………………………(1)
式中:
R———试样浆液的电阻值,单位为欧姆(Ω);
S———测定池电极的面积,数值为1.79,单位为平方厘米(cm2);
L———测定池两电极间的距离,数值为3.6,单位为厘米(cm)。
9.2 B法中电阻率数值由测试仪显示器中直接读取,单位为欧姆米(Ω·m)。
9.3 取两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再依据GB/T8170进行数值修约。
10 精密度
10.1 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之差不超过0.2Ω·m。
10.2 再现性
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之差不超过0.4Ω·m。
3GB/T3781.9—2025
11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试样的名称及标识;
———本文件编号;
———采用的方法(A法或B法);
———试样的质量;
———设备编号;
———试验结果及算术平均值;
———与本文件分析步骤的差异;
———试验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试验日期。
4GB/T3781.9—2025
GB-T 3781.9-2025 乙炔炭黑 第9部分 电阻率的测定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37:3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