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77.120.30 CCSH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84.7—2025 代替GB/T3884.7—2012、GB/T3884.8—2012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铅和锌含量的测定 Na2EDTA滴定法 Methodsforchemicalanalysisofcopperconcentrates— Part7:Determinationofleadandzinccontents— Na2EDTAtitrationmethod 2025-08-29发布 2026-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3884《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的第7部分。GB/T3884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碘量法和电解法; ———第2部分:金和银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火试金法; ———第3部分:硫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和燃烧滴定法; ———第4部分:铅、锌、镉、镍和氧化镁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氟含量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第7部分:铅和锌含量的测定Na2EDTA滴定法; ———第9部分:砷、锑和铋含量的测定; ———第11部分:汞量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2部分:氟和氯含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和电位滴定法; ———第15部分:总铁和四氧化三铁含量的测定; ———第16部分: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氟硅酸钾滴定法和重量法; ———第17部分:三氧化二铝含量的测定 铬天青S胶束增溶光度法和沉淀分离-氟盐置换- Na2EDTA滴定法; ———第18部分:砷、锑、铋、铅、锌、镍、镉、钴、铬、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钙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 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19部分:铊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第20部分:汞量的测定 固体进样直接法; ———第21部分:铜、硫、铅、锌、铁、铝、钙、镁、锰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本文件代替GB/T3884.7—2012《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铅量的测定Na2EDTA滴定 法》、GB/T3884.8—2012《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锌量的测定Na2EDTA滴定法》,与 GB/T3884.7—2012和GB/T3884.8—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 如下: a) 更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适用对象由“铜精矿”更改为“铜精矿和铜渣精矿”;铅的测定范围由 “>5.00%~13.00%”更改为“>5.00%~20.00%”;锌的测定范围由“>1.00%~13.00%”更改 为“>2.50%~20.00%”(见第1章,GB/T3884.7—2012的第1章和GB/T3884.8—2012的 第1章); b) 更改了原理,测定方式由铅、锌单独测定更改为铅、锌连续测定(见第4章,GB/T3884.7— 2012的第2章和GB/T3884.8—2012的第2章); c) 更改了样品的称样量,称样量由测铅称取0.2g~0.5g、测锌称取0.25g,更改为称取0.30g(见 7.1,GB/T3884.7—2012的5.1和GB/T3884.8—2012的5.1); d) 更改了样品前处理方式(见7.4.1,GB/T3884.7—2012的5.4.1、5.4.2和GB/T3884.8—2012 的5.4.1); e) 更改了精密度数据(见第9章,GB/T3884.7—2012的第7章和GB/T3884.8—2012的 第7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ⅠGB/T3884.7—2025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矿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冶有色设计研 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铜业股份有 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西铜业铅锌金属有限公司、 云锡文山锌铟冶炼有限公司、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葫芦岛锌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铜业 股份有限公司、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长沙矿冶院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株洲冶炼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 检测中心、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中金岭南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检 验认证集团广西有限公司、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 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蕾、刘书静、王慧敏、马琼、陈兰、蔡燕霞、罗荣根、李君、任利华、胡贞贞、 唐华全、孟萌萌、曾静、王奕昀、于鲲、黄丽、赵勇、邱丽、邓又铵、胡瑞芬、刘忠梅、阳俊诚、唐飞燕、张爽、 郭惠、王改娟、熊方祥、于亮、姚璎芷、孙轲、屈雨鑫、施宏娟、张立明、牛天荣、陈宇晴、姚未杰、李曙光、 杨绍辉、罗开良、刘娟、贡冬月、张千强、苗贤委、唐倩云、廖玺、张娜、姜艳水、许业峰、刘英波、孙青青、 赵轶君、陈文生、费娟、王红、王兴剑。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3年首次发布为GB/T3884.8—1983,2000年第一次修订为GB/T3884.7—2000,2012年 第二次修订为GB/T3884.7—2012; ———本次为第三次修订,并入了GB/T3884.8—2012《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锌量的测 定Na2EDTA滴定法》的内容(GB/T3884.8—2012代替的文件及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3884.13—1983、GB/T3884.8—2000)。 ⅡGB/T3884.7—2025 引 言 铜精矿和铜渣精矿是铜的冶炼原料,铜精矿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标准在有色领域标准体系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该系列方法服务于铜精矿的生产、贸易和应用,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 撑,GB/T3884《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目的在于描述铜精矿中铜、金、银、铅、锌等不同化学元素成分的 测定方法。随着铜需求量不断地增加,铜精矿贸易也在不断增加,铜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开阔。为满足 行业对铜精矿、铜渣精矿的生产、贸易以及资源回收利用的需求,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快速 准确测定铜精矿、铜渣精矿中各元素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广泛开展企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对 GB/T3884《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共21部分)进行了整合修订。 整合后的GB/T3884《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拟由15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碘量法和电解法; ———第2部分:金和银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火试金法; ———第3部分:硫含量的测定 重量法和燃烧滴定法; ———第4部分:铅、锌、镉、镍和氧化镁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5部分:氟含量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第7部分:铅和锌含量的测定Na2EDTA滴定法; ———第9部分:砷、锑和铋含量的测定; ———第11部分:汞含量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固体进样直接法; ———第12部分:氟和氯含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和电位滴定法; ———第15部分:总铁和四氧化三铁含量的测定; ———第16部分: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氟硅酸钾滴定法和重量法; ———第17部分:三氧化二铝含量的测定 铬天青S胶束增溶光度法和沉淀分离-氟盐置换- Na2EDTA滴定法; ———第18部分:砷、锑、铋、铅、锌、镍、镉、钴、铬、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钙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 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19部分:铊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第21部分:铜、硫、铅、锌、铁、铝、钙、镁、锰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本文件将GB/T3884.7—2012《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铅量的测定Na2EDTA滴定法》 和GB/T3884.8—2012《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锌量的测定Na2EDTA滴定法》进行整合修 订,同时扩大标准适用范围至铜渣精矿。 本次修订,扩大了标准适用范围,统一了溶样方法,实现铅、锌连续测定,更新了重复性和再现性的 数值,对贸易结算和指导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ⅢGB/T3884.7—2025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铅和锌含量的测定 Na2EDTA滴定法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Na2EDTA滴定法测定铜精矿和铜渣精矿中铅和锌含量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铜精矿和铜渣精矿中铅和锌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wPb5.00%~ 20.00%;wZn2.50%~20.00%。 本文件不适用于镍质量分数大于0.10%或钴质量分数大于0.02%的铜精矿和铜渣精矿中锌含量的 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3884.4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铅、锌、镉、镍和氧化镁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 收光谱法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原理 试料用氟化铵、盐酸、硝酸、硫酸、高氯酸溶解,用氢溴酸除去砷、锑、锡等干

.pdf文档 GB-T 3884.7-2025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 铅和锌含量的测定 Na2EDTA滴定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3884.7-2025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 铅和锌含量的测定 Na2EDTA滴定法 第 1 页 GB-T 3884.7-2025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 铅和锌含量的测定 Na2EDTA滴定法 第 2 页 GB-T 3884.7-2025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 铅和锌含量的测定 Na2EDTA滴定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37:5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