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43.020
CCST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6098—2025
汽车主动降噪系统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Performancerequirementsandtestmethodsforautomobile
activenoisecancellationsystem
2025-08-29发布 2026-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性能要求 2 …………………………………………………………………………………………………
5 试验条件 4 …………………………………………………………………………………………………
6 试验方法 8 …………………………………………………………………………………………………
附录A(资料性) 汽车主动降噪系统降噪效果示例 11 ……………………………………………………
附录B(资料性) 汽车主动降噪系统降噪量试验记录表 14 ………………………………………………
ⅠGB/T46098—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
有限公司、华研慧声(苏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天津)汽车工
程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
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海德声学(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汉得利(常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奇瑞
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频捷、张斌瑜、海超、高岳、史晨路、韩强、任超、陈祥君、杨宪武、廖祥凝、
邵炯炀、李浩、夏世东、毛阳、徐一丹、刘敬芳、姜枝良、凌子红、蔡建哲、周小贞、张喆、仲旭、郑四发、
刘秀军、彭宜爱。
ⅢGB/T46098—2025
汽车主动降噪系统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汽车主动降噪系统的性能要求,并描述了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带有发动机主动降噪系统或道路噪声主动降噪系统的M1类、N1类车辆的生产与检
验,其他车辆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3730.2 道路车辆 质量 词汇和代码
GB/T3785.1 电声学 声级计 第1部分:规范
GB/T6326 轮胎 术语
GB/T15173 电声学 声校准器
GB/T18697 声学 汽车车内噪声测量方法
GB/T28046(所有部分) 道路车辆 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
GB34660 道路车辆 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38146.1 中国汽车行驶工况 第1部分:轻型汽车
3 术语和定义
GB/T6326和GB/T38146.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汽车主动降噪 automobileactivenoisecancellation;ANC
由扬声器或其他声源发出反相声波以抵消乘员舱内噪声的降噪技术。
3.2
发动机噪声主动控制 enginenoisecancellation;ENC
以抑制乘员舱内发动机噪声为目的的汽车主动降噪。
3.3
道路噪声主动控制 roadnoisecancellation;RNC
以抑制乘员舱内道路噪声为目的的汽车主动降噪。
3.4
发动机阶次频率 engineorderfrequency
与发动机转动频次呈现固定倍频(整数或非整数均可)关系的频率。
3.5
汽车主动降噪系统稳定性 automobileactivenoisecancellationstability
汽车主动降噪系统能够在不同的汽车运行环境和工况下保持降噪性能或不产生额外异响的能力。
注:以下简称“稳定性”。
1GB/T46098—2025
3.6
降噪量 noisereduction
车辆主动降噪系统开启前后,车内噪声在特定频率点处或特定频段内的A计权噪声衰减量。
注:单位为A计权分贝[dB(A)]。
3.7
初级噪声 primarynoise
汽车在未采用主动降噪时产生的噪声。
3.8
次级声源 secondarysoundsource
汽车主动降噪系统用于产生抵消初级噪声声波的声源。
注:在汽车主动降噪中,常用的次级声源是车载扬声器。
3.9
参考传感器 referencetransducer
用于采集声信号或振动信号作为前馈控制器参考信号的传感器。
注1:在汽车主动降噪中,前馈控制器指通过在噪声声源附近设置传感器,从而尽可能提前预测乘员舱内噪声以提
升降噪效果的一种控制技术。
注2:参考信号是指在带有前馈控制器的主动降噪系统中,与初级噪声具有高度相干性的前馈控制器输入信号。在
发动机噪声主动降噪系统中,常用的参考信号包括由发动机转速阶次频率所生成的正/余弦信号、发动机振动
信号,或者发动机舱内的发动机噪声信号;在道路噪声主动降噪系统中,常用的参考信号是底盘振动信号。
注3:常用的参考传感器包括传声器、加速度计、转速传感器。
3.10
误差传感器 errortransducer
用于采集误差信号的传感器。
注:误差信号是一种监测信号,作为控制器的输入信号之一,用于调节控制器参数从而改变其输出。常用的误差传
感器为乘员耳朵附近的麦克风。
4 性能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1 车辆主动降噪系统的耐高低温、耐腐蚀性、防水入侵和抗老化能力应符合GB/T28046(所有部
分)的要求。
4.1.2 车辆主动降噪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34660的要求。
4.1.3 车辆主动降噪系统的设计应保证出现故障时不影响车辆的其他性能和操作安全。
4.2 降噪频率范围
4.2.1 发动机噪声主动降噪系统的降噪频率范围应至少为40Hz~200Hz。如果试验车辆的发动机噪
声主动降噪系统拥有更宽的降噪频率范围,则4.3.1中的降噪目标可适用更宽的降噪频率范围。
4.2.2 道路噪声主动降噪系统的降噪频率范围应至少为40Hz~300Hz。如果试验车辆的道路噪声主
动降噪系统拥有更宽的降噪频率范围,则4.3.2中的降噪目标可适用更宽的降噪频率范围。
4.3 降噪目标
4.3.1 发动机噪声主动降噪系统降噪目标
4.3.1.1 控制阶次的选择
发动机阶次频率按公式(1)计算。
2GB/T46098—2025
GB-T 46098-2025 汽车主动降噪系统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41:4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