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7.040
CCSX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6109—2025
灵芝栽培及采收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ofcultivationandharvestingforganoderma
2025-08-29发布 2025-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经济林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保健协会、江苏安惠生物
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安徽黄山云乐灵芝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
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
有限公司、南京中科药业有限公司、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寿仙谷植物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桂林大野领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森宇有限公司、聊城市国兴圣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紫薇
星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山东芝人堂药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振皓、李明焱、兰进、席兴军、王瑛、周邦勇、查圣华、张宏、徐靖、唐传红、周俊、
陈惠、李妍、吴伟杰、潘新华、张正高、周亚杰、冯鹏、齐莹、盛云峰、张元彬、陈鑫、孟玲玲、俞元省、谢意珍、
蒋晓艳、陈向东、高祥、郭佳伟、田克赞。
ⅠGB/T46109—2025
灵芝栽培及采收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灵芝栽培程序,规定了灵芝的生产场地建设、菌种制备、栽培方法、病虫害防治、采收
与保存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描述了相关的证实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以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方式人工栽培的灵芝科真菌赤芝[Ganodermalucidum
(Leyss.exFr.)Karst.]、紫芝(GanodermasinenseZhao,XuetZhang)、松杉灵芝(Ganodermatsugae
Murr.)的栽培与采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29344 灵芝孢子粉采收及加工技术规范
NY/T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1742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T193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灵芝子实体 ganodermalucidum
通常由具锁状联合结构的双核细胞发育形成伞状的、坚硬的产孢组织。
注:包括菌盖和菌柄两部分。
3.2
母种 stockculture
经各种方法选育得到的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
注:也称一级种、试管种。
1GB/T46109—2025
[来源:GB/T12728—2006,2.5.7]
3.3
原种 motherspawn
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
注:也称二级种。
[来源:GB/T12728—2006,2.5.8]
3.4
栽培种 productionspawn
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
注:也称三级种、生产种。
[来源:GB/T12728—2006,2.5.9,有修改]
3.5
菌段 funguslog
段木栽培接种灵芝菌种后长有菌丝的,只能用于栽培不可再次扩大繁殖的棒状菌体。
3.6
菌袋 fungusbag
木屑、玉米芯、菌草、麦麸、米糠等代替段木的原料装塑料袋中制成,灵芝接种后长有菌丝的棒状
菌体。
3.7
段木栽培 cut-logcultivation
将原木截断成一定长度木段作为培养基质栽培灵芝的方式。
3.8
代料栽培 substitutecultivation
利用工农业废弃物和下脚料作为培养基质栽培灵芝的方式。
4 栽培与采收流程
灵芝栽培与采收流程见图1。
2GB/T46109—2025
图1 灵芝栽培与采收流程
5 生产场地要求
5.1 场地选择
5.1.1 选择通风及排水良好、水源清洁充足的区域。
5.1.2 周边环境卫生,周边1000m以内应无禽畜场、垃圾场等污染源。
5.1.3 生产区域环境空气应符合GB3095的规定,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土壤环境应
符合GB15618的规定。
3GB/T46109—2025
5.2 场地分区与布局
5.2.1 场地应分为厂房制种生产区和栽培区,其中厂房制种生产区包括堆料场与仓库、配拌料区、制段
(袋)加工区、灭菌区、冷却区、接种室、培养室。栽培区包括大棚及转运空地等。
5.2.2 各区布局合理,应与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生活区严格分开;制段(袋)加工区、灭菌区、冷却区、接
种室应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方便操作。
5.3 场地建设
5.3.1 堆料场与仓库
选择交通便利,并配备防雨、防潮、防火、防虫和防鼠等设施。
5.3.2 配拌料区
5.3.2.1 配拌料区紧靠堆料场,地面干净平整开阔、空间充足、通风良好、光线明亮、水电方便。
5.3.2.2 配拌料区配置人工配拌料场所或机械配拌料生产线,配置水源及水槽。
5.3.2.3 按配比做好物料使用控制,做好物料管理,防止混入有毒有害物质。
5.3.3 制段(袋)加工区
5.3.3.1 制段(袋)加工区配置与生产规模相应的截段、粉碎等机械设备。
5.3.3.2 根据需要可设置冷库等存储区域。
5.3.4 灭菌区
5.3.4.1 灭菌区应空间开阔、通风良好、排湿散热通畅,方便进出物料。
5.3.4.2 配置与生产规模相配套的灭菌设备。原种和栽培种生产宜选用双门灭菌设备。
5.3.4.3 出料口与相对洁净的冷却区相通。
5.3.5 冷却区
5.3.5.1 冷却区面积宜在10m2以上。
5.3.5.2 冷却区应干燥、洁净、防尘、散热。
5.3.5.3 冷却区宜配置与生产能力匹配的制冷设备,温度控制在10℃~28℃;进气口处宜设置空气过
滤装置;宜配置除湿、消毒设备以确保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45%~75%。
5.3.6 接种室
5.3.6.1 接种室设更衣室、缓冲室或消毒室。
5.3.6.2 配置空气过滤和控温照明设备、消毒设施、除湿机、专用洗手池。
5.3.6.3 配备专用无尘工作服、工作靴(鞋)或防污染鞋套。
5.3.7 培养室
5.3.7.1 选择洁净、通风、湿度适宜、保温性能好、遮光的场所。
5.3.7.2 配置控温系统、通风换气过滤系统、除湿设备、消毒设施、照明系统以及温湿度记录仪和二氧化
碳测定仪。
5.3.8 栽培区
5.3.8.1 露地栽培的出芝场地选择通风向阳、水源清洁方便的场地;工厂化栽培区应采用温度、湿度、光
4GB/T46109—2025
GB-T 46109-2025 灵芝栽培及采收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42:2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