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13.300
CCSA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6140—2025
化学品 水-沉积物系统中穗状狐尾藻
毒性试验
Chemicals—Water-sedimentmyriophyllumspicatumtoxicitytest
2025-08-29发布 2025-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引言 Ⅳ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试验原理 2 …………………………………………………………………………………………………
5 受试物信息 2 ………………………………………………………………………………………………
6 参比物 3 ……………………………………………………………………………………………………
7 试验材料和条件 3 …………………………………………………………………………………………
8 试验程序 4 …………………………………………………………………………………………………
9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7 ……………………………………………………………………………………
10 数据统计 8 …………………………………………………………………………………………………
11 试验报告 9 …………………………………………………………………………………………………
附录A(资料性) 穗状狐尾藻的描述 11 ……………………………………………………………………
附录B(规范性) 培养基和沉积物的配制 12 ………………………………………………………………
参考文献 13 ……………………………………………………………………………………………………
ⅠGB/T46140—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1)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
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科之华检验检测(福建)有限公司、中检科健(天津)检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玫英、陈桂兰、王青柏、窦从从、柳燕贞、刘晓建、高亮、刘纯新、马燕、曾绮文、
吴文铸、王雪芬、曾国驱、梁嘉慧、崔毅、张玉玲、邓豪健、李贝贝、梁银秀、苏佩怡、张雅静、张春利、安超。
ⅢGB/T46140—2025
引 言
环境毒理学和化学学会(SocietyofEnvironmentalToxicologyandChemistry)关于农药水生大型
植物风险评估研讨会发布的指南建议,如果已知某些受试化学品对浮萍和藻类的作用方式不敏感或者
预测化学品易分配在沉积物中并通过根系吸收产生暴露,可测试受试化学品对大型根系植物的毒性。
如果需要获取水下生根双子叶植物物种的毒性数据,穗状狐尾藻可作为首选受试物种。本文件不能代
替其他水生毒性试验,但可作为补充以及解决水生植物风险问题的更高层级策略,有助于开展更完整的
水生植物危害和风险评估。此外,本文件提供的试验方法也是无沉积物穗状狐尾藻试验的良好补充。
在静态条件下,通过水柱脉冲程序将穗状狐尾藻暴露于受试化学品的水-沉积物系统的试验方法已
通过实验室间比对验证,该测试方法也可应用于半静态或脉冲剂量情景下的加标沉积物或水相暴露。
本文件未对其他物种的测试方法进行详细阐述,但可修改相关测试条件、方法设计和暴露时间,使其应
用于其他生根、沉水和挺水物种,如粉绿狐尾藻和水甜茅。使用替代的物种,可能需要更多的摸索以确
定适合的试验程序。
本文件描述的试验方法适用于比对验证报告中已得到验证的受试物、制剂、商业产品或已知混合
物,以满足由潜在受试物分配到沉积物中或因作用模式/敏感性问题而引发的新的数据要求。开展测试
的具体原因将决定试验的暴露途径(即通过水相或沉积物暴露)。如果采用本方法对混合物开展测试并
将获得的数据用于监管时,需考虑试验结果是否充分且有效,如果有法规明确规定可对混合物进行测
试,则可直接采用本文件。
ⅣGB/T46140—2025
化学品 水-沉积物系统中穗状狐尾藻
毒性试验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化学品水-沉积物系统中穗状狐尾藻毒性试验的试验原理、受试物信息、参比物、试验
材料和条件、试验程序、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数据统计和试验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评价化学品对生长在水-沉积物标准介质(水、沉积物和营养液)中的根系水生植物穗
状狐尾藻活力的影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1801 化学品 快速生物降解性 呼吸计量法试验
GB/T21802 化学品 快速生物降解性 改进的MITI试验(I)
GB/T21803 化学品 快速生物降解性 DOC消减试验
GB/T21831 化学品 快速生物降解性:密闭瓶法试验
GB/T21845 化学品 水溶解度试验
GB/T21852 化学品 分配系数(正辛醇-水) 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
GB/T21853 化学品 分配系数(正辛醇-水) 摇瓶法试验
GB/T21855 化学品 与pH有关的水解作用试验
GB/T21856 化学品 快速生物降解性 二氧化碳产生试验
GB/T21857 化学品 快速生物降解性 改进的OECD筛选试验
GB/T22052 用液体蒸气压力计测定液体的蒸气压力和温度关系及初始分解温度的方法
GB/T22228 工业用化学品 固体及液体的蒸气压在10-1Pa至105Pa范围内的测定 静态法
GB/T22229 工业用化学品 固体及液体的蒸气压在10-3Pa至1Pa范围内的测定 蒸气压平
衡法
GB/T27850 化学品 快速生物降解性 通则
GB/T42426 化学品 蒸气压试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沉积物系统 water-sedimentsystem
实验室利用水相培养基和人工土建立的水-沉积物试验系统。
注:用于模拟穗状狐尾藻在野外的生长情况。
1GB/T46140—2025
3.2
测量变量 measurementvariable
试验过程中被测量或被记录的变量。
注:指穗状狐尾藻整株植物的茎长、茎鲜重和茎干重。
3.3
平均比生长率 averagespecificgrowthrate
试验期间穗状狐尾藻测量变量的对数增长率。
注:用μ表示。
3.4
生物量增长量 yield
试验期间穗状狐尾藻茎长、茎鲜重和干重的变化。
注:即一定试验周期内(如14d)最终测量值与最初测量值之差。
3.5
响应变量 responsevariable
试验中需要关注或解释的目标变量。
注:又称因变量,随测量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指穗状狐尾藻的平均比生长率和生物量增长量。
3.6
效应浓度 effectconcentration;ECx
在给定测试周期内,与对照组相比,导致x%受试生物出现某观察效应的受试物浓度。
3.7
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 lowestobservedeffectconcentration;LOEC
给定测试周期内,与对照组相比,在统计学意义上对受试生物产生显著效应(p小于0.05)的最低受
试物浓度。
3.8
无可观察效应浓度 noobservedeffectconcentration;NOEC
给定测试周期内,与对照组相比,在统计学意义上对受试生物未产生显著效应(p不低于0.05)的最
高受试物浓度。
4 试验原理
将健康、未开花的穗状狐尾藻的顶芽种植于标准化的人工沉积物中,待根系形成后,将植物移植于
一系列浓度的受试物溶液或者加标沉积物中,在受控的环境条件下继续培养14d。受试物对植物生长
的影响可通过测定茎长、茎鲜重和茎干重进行评估,以及对黄化、坏死或生长畸形等症状的观察来确定。
通过茎长、茎鲜重和茎干重计算平均比生长率(r)和生物量增长量(y),由平均比生长速率和增长量分
别确定ErCx(例如ErC10、ErC20、ErC50)和EyCx(例如EyC10、EyC20、EyC50)。根据需要可通过平均比生
长率和生物量增长量获得LOEC和NOEC。
5 受试物信息
受试物信息包括:
a) 按照GB/T21845方法测定的水中溶解度;
b) 按照GB/T21852或GB/T21853方法测定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或关于分配行为的其他
信息;
2GB/T46140—2025
GB-T 46140-2025 化学品 水-沉积物系统中穗状狐尾藻毒性试验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43:5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