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11.040.40 CCSC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6147—202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纳米颗粒脱落和释放测量 颗粒跟踪分析法 Biologicalevaluationofmedicaldevices—Measurementofshedand releasednanoparticles—Particletrackinganalysis 2025-08-29发布 2026-09-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原理 2 ……………………………………………………………………………………………………… 5 仪器与试剂 2 ……………………………………………………………………………………………… 6 实验步骤 3 ………………………………………………………………………………………………… 7 PTA可接受标准 6 ………………………………………………………………………………………… 8 测试报告 6 ………………………………………………………………………………………………… 附录A(资料性) 测量流程图 7 …………………………………………………………………………… 附录B(资料性) 含纳米银敷料脱落和释放样品中纳米银颗粒粒度和数量浓度测量示例 8 ………… 附录C(资料性) 粒径检测下限 10 ………………………………………………………………………… 参考文献 11 …………………………………………………………………………………………………… ⅠGB/T46147—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8)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合肥鸿蒙标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泰州飞荣达新材料科技 有限公司、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四川大学、四川医疗器械生物材料和制品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国家 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医疗器械检验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研 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西南交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美玉、刘颖、刘艳丽、丁荣、王小蕾、袁暾、陈宽、徐永祥、高原、刘伊、陈亮、屈树新、 闵玥、华放、梁洁、吴晓春、葛广路、谢黎明。 ⅢGB/T46147—202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纳米颗粒脱落和释放测量 颗粒跟踪分析法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医疗器械中颗粒脱落和释放样品制备方法、脱落和释放介质中纳米颗粒的粒度、粒度 分布及数量浓度的颗粒跟踪分析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医疗器械(含纳米材料医疗器械)中脱落和释放纳米颗粒的粒度分布和数量浓度表征 分析,医疗器械中其他尺寸颗粒的脱落或释放测量也可参考本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30544.1 纳米科技 术语 第1部分:核心术语 GB/T30544.4 纳米科技 术语 第4部分:纳米结构材料 GB/T30544.6 纳米科技 术语 第6部分:纳米物体表征 GB/T42348 粒度分析 颗粒跟踪分析法(PTA)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3 术语和定义 GB/T30544.1、GB/T30544.4、GB/T30544.6和GB/T4234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本文件。 3.1 颗粒 particle 有明确物理边界的微小物质。 注1:又称粒子。 注2:物理边界也可描述为界面。 注3:颗粒能够作为一个整体移动。 注4:该通用颗粒定义适用于纳米物体。 [来源:GB/T30544.6—2016,2.9] 3.2 纳米颗粒 nanoparticle 三个维度的外部尺寸都在纳米尺度的纳米物体,其最长轴和最短轴的长度没有明显差别。 注:如果纳米物体最长轴和最短轴的长度差别显著(大于3)时,采用术语纳米纤维或纳米片来表示纳米颗粒。 [来源:GB/T30544.4—2019,2.4] 1GB/T46147—2025 3.3 粒度 particlesize 在指定测量条件下用特定的测量方法确定的颗粒的线性尺寸。 注:不同的粒度分析方法基于对不同物理性质的测量。无论实际测量的物理性质为何,结果给出的是颗粒的线性 尺寸。如,等效球形直径。 [来源:GB/T30544.6—2016,3.1.1] 3.4 粒度分布 particlesizedistribution 颗粒的分布与粒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注:粒度分布表示为累积分布或分布密度(在某尺寸区间内材料的分布除以该尺寸区间的宽度)。 [来源:GB/T30544.6—2016,3.1.2] 3.5 流体力学直径 hydrodynamicdiameter 与真实颗粒在该流体中具有相同扩散系数的颗粒的等效直径。 [来源:GB/T30544.6—2016,3.2.6] 3.6 颗粒跟踪分析 particletrackinganalysis;PTA 激光照射到悬浮液中做布朗运动的颗粒,并利用单个颗粒的位置变化测量粒度的方法。 注1:通过分析颗粒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得到平移扩散系数,进而通过斯托克斯-爱因斯坦(Stokes-Einstein)方程计算 流体力学直径作为粒度。 注2: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常被称作PTA,NTA是PTA的一部分,因为PTA涵盖了大粒度范围不仅仅是纳 米尺度范围。 [来源:GB/T42348—2023,3.12] 3.7 黏度 viscosity 衡量液体流动或变形的阻力。 [来源:GB/T42348—2023,3.15] 4 原理 颗粒跟踪分析(PTA)技术利用激光光源照射颗粒悬浮液,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和收集颗粒的散射 光信号,对每一个颗粒的布朗运动进行轨迹追踪和记录分析,利用单位时间内颗粒的一维、二维和三维 平均空间位移,可获得样品溶液中颗粒的扩散系数;根据斯托克斯-爱因斯坦(Stokes-Einstein)方程,获 得流体力学直径,进而得到样品体系中颗粒的粒度信息,并由追踪颗粒数和已知的采样体积估算出颗粒 的浓度。 5 仪器与试剂 5.1 仪器设备 主要测试仪器为: a) 颗粒跟踪分析仪:配置单激光光源或多激光光源、成像相机;配置温控单元,工作温度可测且可 控,温度测量误差优于±3℃; b) 溶出度仪:配置溶出杯、驱动装置、恒温水浴或其他加热装置等组件; 2GB/T46147—2025

.pdf文档 GB-T 46147-202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纳米颗粒脱落和释放测量 颗粒跟踪分析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46147-202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纳米颗粒脱落和释放测量 颗粒跟踪分析法 第 1 页 GB-T 46147-202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纳米颗粒脱落和释放测量 颗粒跟踪分析法 第 2 页 GB-T 46147-202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纳米颗粒脱落和释放测量 颗粒跟踪分析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44:0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