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9.200
CCSK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6148—2025
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设备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lectricvehicleintelligent
bi-directionalpowersupplyequipment
2025-08-29发布 2026-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总体要求 3 …………………………………………………………………………………………………
5 分类 3 ………………………………………………………………………………………………………
6 设备构成 4 …………………………………………………………………………………………………
7 工作条件 6 …………………………………………………………………………………………………
8 功能要求 7 …………………………………………………………………………………………………
9 安全要求 9 …………………………………………………………………………………………………
10 性能要求 10 ………………………………………………………………………………………………
11 试验方法 12 ………………………………………………………………………………………………
附录A(规范性) 功率设定值控制响应时间及控制偏差判定方法 26 ……………………………………
ⅠGB/T46148—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电南
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
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管理中心、许昌开普
检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山东积成智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华能天成融资租赁有限公司、长园深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
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分公司、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旭玲、周丽波、武斌、桑林、马建伟、沈鼎申、刘博文、吴尚洁、唐攀攀、叶建德、
李志刚、张伟、朱小强、王可、薛利、张元星、白鸥、裴茂林、刘敏敏、刘凤仪、郭鑫鑫、牛荣义、牛高远、
许青松、谢维伟、林佳荔、赵波、刘凌燕、张倩。
ⅢGB/T46148—2025
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设备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设备的分类、设备构成、工作条件、功能要求、安全要求、性能要
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的智能充放电设备(以下简称“充放电设备”),其电网侧额定电
压不超过1000VAC或1500VDC,电动汽车侧额定最大电压不超过1000VAC或1500VDC。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GB/T18487.1—2023规定的永久连接在电网侧的充电模式4的直流充放电设
备,以及采用充电模式3连接方式C的交流充放电设备。
本文件仅适用于并网型充放电设备。
本文件不适用于与孤网连接的充放电设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2325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
GB/T12326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14549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T15543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15945 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GB/T18487.1—2023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8487.5—2024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5部分:用于GB/T20234.3的直流充电系统
GB/T20840.2 互感器 第2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T20840.3 互感器 第3部分: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T24337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间谐波
GB/T29317—2021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术语
GB39752—2024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安全要求
GB/T40432—2021 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
GB44263—2024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安全要求
NB/T33001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
NB/T33002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条件
NB/T33008.1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 第1部分:非车载充电机
NB/T33008.2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 第2部分:交流充电桩
NB/T33021—2024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放电装置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18487.1—2023、GB/T29317—2021、NB/T33021—20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1GB/T46148—2025
于本文件。
3.1
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设备 electricvehicleintelligentbi-directionalpowersupplyequipment
连接于电动汽车或动力蓄电池与电网之间,能够响应上级调度指令,实现双向能量传输功能的充放
电设备。
注:简称“充放电设备”。
3.2
正向能量传输 forwardenergytransfer
充放电设备向电动汽车传输电能的过程。
注:正向能量传输也称为“正向功率传输”“充电”。
3.3
反向能量传输 reverseenergytransfer
充放电设备向电网传输电能的过程。
注:反向能量传输也称为“反向功率传输”“放电”。
3.4
双向能量传输 bi-directionalenergytransfer
包括正向能量传输和反向能量传输。
注:在GB/T18487.1—2023中,双向能量传输称为“双向能量流动”“充放电”。
3.5
车载充放电机 on-boardcharginganddischargingcharger
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内部,既能将供电电源变换为直流电能为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充电,又能将电
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并通过交流充电接口对外放电的设备。
3.6
交流充放电系统 electricvehicleACbi-directionalchargingsystem
既能为电动汽车车载充放电机提供交流电源,又能使电动汽车车载充放电机的电能向外放电的系
统,放电过程中由车载充放电机完成能量转换、功率调节等功能和性能要求。
注:交流充放电系统能量流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交流充放电系统(能量流)示意图
3.7
直流充放电系统 electricvehicleDCbi-directionalchargingsystem
既能为电动汽车可充电储能系统提供直流电源,又能使电动汽车可充电储能系统中的电能向外放
电的系统,放电过程中由非车载充放电设备完成能量转换、功率调节、电能质量监控等功能和性能要求。
注:直流充放电系统能量流示意图如图2所示。
2GB/T46148—2025
GB-T 46148-2025 电动汽车智能充放电设备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44:0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