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77.160;25.030 CCSH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6187—2025 增材制造 材料 不锈钢粉末 Additivemanufacturing—Material—Stainlesssteelpowder 2025-08-29发布 2026-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和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2) 共同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西安欧中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研增材技术有限公 司、西安赛隆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常州钢研极光增材制造有限公司、安德伦(重庆)材料科技有限公 司、辽宁冠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航迈特增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矿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 增易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中机研标准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少明、梁剑雄、兰剑、胡强、王长军、谭建均、周星晨、余海、王一帆、王伟、车鹏程、 马尧、褚韦涵、林鑫、左振博、李济深、丰涵、邱沙、张熹雯、赵姝媛、应华、陈欣、贺怀志、胡宇、王琳、何建国、 刘世锋、孙平生。 ⅠGB/T46187—2025 增材制造 材料 不锈钢粉末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用于增材制造的不锈钢粉末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和随行文件及订货单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激光粉末床熔融工艺、电子束粉末床熔融工艺、激光定向能量沉积工艺等增材制造工 艺用不锈钢粉末(以下简称“粉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23(所有部分)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1479.1 金属粉末 松装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漏斗法 GB/T1480 金属粉末 干筛分法测定粒度 GB/T1482 金属粉末 流动性的测定 标准漏斗法(霍尔流速计) GB/T5162 金属粉末 振实密度的测定 GB/T5314 粉末冶金用粉末 取样方法 GB/T11170 不锈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11261 钢铁 氧含量的测定 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吸收法 GB/T19077 粒度分析 激光衍射法 GB/T20123 钢铁 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 GB/T20124 钢铁 氮含量的测定 惰性气体熔融热导法(常规方法) GB/T34208 钢铁 锑、锡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35351 增材制造 术语 GB/T41978 增材制造 金属粉末空心粉率检测方法 YS/T1297 钛及钛合金粉末球形率测定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5314和GB/T3535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技术要求 4.1 牌号和化学成分 粉末的牌号和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也可提供其他成分 的粉末。 1GB/T46187—2025 表1 牌号和化学成分 统一数 字代号牌号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 Si Mn P S Ni Cr Mo S30408 06Cr19Ni10 ≤0.08≤1.00≤2.00≤0.045≤0.0308.00~ 11.0018.00~ 20.00— S31603022Cr17Ni12Mo2≤0.030≤1.00≤2.00≤0.045≤0.03010.00~ 14.0016.00~ 18.002.00~ 3.00 S5138004Cr13Ni8Mo2Al≤0.05≤0.10≤0.20≤0.010≤0.0087.50~ 8.5012.30~ 13.202.00~ 3.00 S5155005Cr15Ni5Cu4Nb≤0.07≤1.00≤1.00≤0.030≤0.0153.50~ 5.5014.00~ 15.50≤0.50 S5174005Cr17Ni4Cu4Nb≤0.07≤1.00≤1.00≤0.040≤0.0303.00~ 5.0015.00~ 17.50— 统一数 字代号牌号 Cu Al Nb N O — — — S30408 06Cr19Ni10 — — — ≤0.08≤0.06— — — S31603022Cr17Ni12Mo2 — — — ≤0.08≤0.06— — — S5138004Cr13Ni8Mo2Al —0.90~ 1.35— ≤0.03≤0.04— — — S5155005Cr15Ni5Cu4Nb2.50~ 4.50—0.15~ 0.45≤0.04≤0.04— — — S5174005Cr17Ni4Cu4Nb3.00~ 5.00—0.15~ 0.45≤0.04≤0.04— — — 4.2 粉末性能 4.2.1 粒度 粉末的粒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如需方对粒度有其他特殊需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 注明。 表2 粒度 单位为微米 类别 粉末规格 粒度组成 粒度分布 推荐应用工艺 Ⅰ类 15~53 >53,不大于5%D10≥15,25≤D50≤45, D90≤65激光粉末床熔融工艺 Ⅱ类 45~150≤45,不大于5% >150,不大于5%— 电子束粉末床熔融工艺 Ⅲ类 53~180≤53,不大于5% >180,不大于5%—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工艺 2GB/T46187—2025 4.2.2 松装密度 粉末的松装密度不应小于3.80g/cm3。 4.2.3 振实密度 粉末的振实密度不应小于4.5g/cm3。 4.2.4 流动性 粉末的流动性不应大于25s/50g。 4.2.5 外观质量 粉末外观应呈灰色或银灰色,颜色均一,无结块现象,无目视可见的夹杂物。 4.2.6 其他 需方对粉末的空心粉率、球形率有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 4.3 制件性能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可提供打印制件经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和硬度 等。示例见附录A。 5 试验方法 5.1 化学成分 粉末的化学成分分析按GB/T223(所有部分)、GB/T11170、GB/T11261、GB/T20123、 GB/T20124、GB/T34208的规定进行。仲裁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2 粒度 粉末的粒度组成测定按GB/T1480的规定进行,粉末的粒度分布测定按GB/T19077的规定 进行。 5.3 松装密度 粉末的松装密度测定按照GB/T1479.1的规定进行。 5.4 振实密度 粉末的振实密度测定按照GB/T5162的规定进行。 5.5 流动性 粉末的流动性测定按照GB/T1482的规定进行。 5.6 球形率 粉末的球形率测定按YS/T1297的规定进行。 3GB/T46187—2025 5.7 空心粉率 粉末的空心粉率测定按照GB/T41978的规定进行。 5.8 外观质量 粉末的外观质量采用目视检查。 6 检验规则 6.1 检查和验收 粉末的出厂检查和验收由供方质量技术部门进行。供方应保证交货的粉末符合本文件及合同的 规定。 6.2 组批规则 粉末应成批提交检查和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类别、同一工艺、同一设备连续生产的粉末 组成。 6.3 取样规定 粉末检验项目的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检验项目表 序号 检验项目 取样数量 取样方法 试验方法 1 化学成分 1份/批 2 粒度 1份/批 3 松装密度 1份/批 4 振实密度 1份/批 5 流动性 1份/批 6 球形率 双方协商 7 空心粉率 双方协商按GB/T5314的规定5.1 5.2 5.3 5.4 5.5 5.6 5.7 8 外观质量 逐袋(桶) — 5.8 6.4 复验与判定规则 6.4.1 粉末的化学成分、粒度、松装密度、振实密度、流动性中某一检验项目不合格时,则在该批粉末中 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对该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如复验结果中仍有不合格项目,则该批粉末判为不 合格。 6.4.2 粉末的球形率及空心粉率检测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若某一检验项目不合格时,则在该批粉末 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对该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如复验结果中仍有不合格项目,则该批粉末判为不 4GB/T46187—2025

.pdf文档 GB-T 46187-2025 增材制造 材料 不锈钢粉末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46187-2025 增材制造 材料 不锈钢粉末 第 1 页 GB-T 46187-2025 增材制造 材料 不锈钢粉末 第 2 页 GB-T 46187-2025 增材制造 材料 不锈钢粉末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45:0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