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01.040.01 CCSA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6236.1—2025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调查规范 第1部分:汉语方言 SpecificationforthesurveyontheprotectionoflanguageresourcesofChina— Part1:Chinesedialects 2025-08-29发布 2026-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引言 Ⅳ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调查具体要求 2 …………………………………………………………………………………………… 5 语料整理要求 13 …………………………………………………………………………………………… 6 证实方法 18 ………………………………………………………………………………………………… 附录A(规范性) 概况调查要求 19 ………………………………………………………………………… 附录B(规范性) 语音调查要求 22 ………………………………………………………………………… 附录C(规范性) 词汇调查要求 42 ………………………………………………………………………… 附录D(规范性) 语法调查要求 61 ………………………………………………………………………… 附录E(规范性) 话语调查要求 68 ………………………………………………………………………… 附录F(规范性) 口头文化调查要求 69 …………………………………………………………………… 附录G(规范性) 地方普通话调查要求 70 ………………………………………………………………… 参考文献 72 …………………………………………………………………………………………………… ⅠGB/T46236.1—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GB/T46236《中国语言资源保护调查规范》与GB/T46235《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作规范》共同构成 中国大规模语言资源保护工作的国家标准体系。 本文件是GB/T46236《中国语言资源保护调查规范》的第1部分。GB/T46236已经发布了以下 部分: ———第1部分:汉语方言; ———第2部分:少数民族语言; ———第3部分:方言文化。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教育部(语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语言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志耘、王莉宁、刘晓海、李如龙、刘丹青。 ⅢGB/T46236.1—2025 引 言 中国有56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多文字的国家,是当今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丰富的 国家之一。汉语是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作为第一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现代汉 语有标准语和方言之分,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汉语方言通常分为十大方言:官话方言、晋方言、 吴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徽方言、平话土话。从语言的系属来看,中国56个 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经济资源、安全资源和战略资源。 在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前提下,教育部、国家语委于2015年启动国家语言文化重 大项目“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调查范围涵盖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 130种语言及其方言,社会反响良好。 GB/T46236《中国语言资源保护调查规范》是指导中国大规模语言资源保护工作的基础性、通用性 标准,拟由3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汉语方言。目的在于为中国大规模语言资源保护中的汉语方言调查确立科学有效 的规范,同时提供汉语方言调查表。 ———第2部分:少数民族语言。目的在于为中国大规模语言资源保护中的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确立 科学有效的规范,同时提供少数民族语言调查表。 ———第3部分:方言文化。目的在于为中国大规模语言资源保护中的方言文化调查确立科学有效 的规范,同时提供方言文化调查表。本规范主要适用于汉语方言文化调查,也可为少数民族语 言文化调查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科学统一的规划和规范,为全面调研掌握中国语言国情,科学保护各民 族语言文字,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 实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基础性支撑。 ⅣGB/T46236.1—2025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调查规范 第1部分:汉语方言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关于汉语方言调查采集、语料整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大规模语言资源保护中的汉语方言调查采集和语料整理。 注:本文件的“大规模语言资源保护”,是指对全国范围内,或对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语言资源进行保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18030—2022 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方言发音人 dialectinformant 在当地出生和长大、家庭语言环境单纯(父母、配偶均是当地人)、未在外地长时间居住、能说地道的 当地方言并能配合调查工作的人。 3.2 老年男性方言发音人 elderlymaledialectinformant 年长的男性方言发音人。 注:简称为“老年男性”。 3.3 青年男性方言发音人 youngmaledialectinformant 与本地“老年男性”之间的年龄间隔不小于25岁的年轻男性方言发音人。 注:简称为“青年男性”。 3.4 老年女性方言发音人 elderlyfemaledialectinformant 年长的女性方言发音人。 注:简称为“老年女性”。 3.5 青年女性方言发音人 youngfemaledialectinformant 与本地“老年女性”之间的年龄间隔不小于25岁的年轻女性方言发音人。 注:简称为“青年女性”。 1GB/T46236.1—2025 3.6 口头文化 oraltraditionsandculture 以当地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作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歌谣、故事、口彩、禁忌语、俗语、曲艺、戏剧、吟 诵等。 3.7 口头文化发音人 informantfororaltraditionsandculture 提供口头文化语料的方言发音人或少数民族语言发音人。 3.8 地方普通话 localPutonghua 带有地方方言口音的不标准的普通话。 3.9 地方普通话发音人 informantforlocalPutonghua 以当地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为第一语言,提供地方普通话语料的方言发音人或少数民族语言发 音人。 注:简称为“地普发音人”。 4 调查具体要求 4.1 调查地点 4.1.1 1县1点 4.1.1.1 一般情况下,每个使用汉语的县(指“汉语通用县”和“汉语—少数民族语言兼用县”)应设1个 调查点。 注:本文件中“县”包括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县级市、市辖区等县级行政单位。 4.1.1.2 应以县城(老城区)为调查点。 4.1.2 1县2点 4.1.2.1 以下情况,1县应分设2个调查点。 a) 1县内存在2种区属不同且分布较广的方言。这里的“区属”是指大方言区或方言片。 示例:福建省浦城县存在吴方言和闽方言2种方言,浙江省乐清市存在吴方言台州片和吴方言瓯江片2种方言。 b) 如存在3种以上的方言,应取其最主要的2种,选择时应结合以下情况: 1) 历史上(清代至今)曾经属于2个县,但在开展调查时已合并为1个县; 示例:浙江省桐乡市,旧为桐乡县和崇德县,1958年撤崇德县并入桐乡县(1993年改为桐乡市)。 2) 如合并的县有3个以上来源,取其最主要的2个来源; 3) 如撤掉的县分归多个不同的县,以其主要部分为准。 4.1.2.2 非县城调查点应选择在当地影响较大的地点。 4.1.3 多区1点 4.1.3.1 位于城区或主要位于城区的所有市辖区应作为1个县级行政单位对待,位于城区之外的市辖 区视为独立的县级行政单位。 4.1.3.2 位于城区或主要位于城区的所有市辖区应以老城区的中心为调查点。 2GB/T46236.1—2025

.pdf文档 GB-T 46236.1-2025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调查规范 第1部分 汉语方言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46236.1-2025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调查规范 第1部分 汉语方言 第 1 页 GB-T 46236.1-2025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调查规范 第1部分 汉语方言 第 2 页 GB-T 46236.1-2025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调查规范 第1部分 汉语方言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46:3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