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83.140
CCSG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6256—2025
生物基材料与制品
生物基含量及溯源标识要求
Biobasedmaterialsandproducts—Biobasedcontentandtraceability
labelingrequirements
2025-08-29发布 2026-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生物基材料及降解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0)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工商大学、重庆市联发塑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
公司、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元素惠通新材料(扬州)有限公司、合肥恒鑫生活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扬州惠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崇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富岭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安徽华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丰德兰志包装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惠通北工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深圳光华伟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绿禾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华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万达杰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彤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微
构工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永华晴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珠海金发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河南龙都天
仁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普立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化学东华天业新材料有限公司、金晖兆隆高新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弘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疆蓝山屯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睿安生物科技有限
公司、山东道恩聚酯新材料有限公司、甘肃莫高聚和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华峰集团有限公司、中国
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宜化降解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徽恒鑫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西轩品
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有限公司、深圳虹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营口正大实业有限公司、中船鹏力
(南京)塑造科技有限公司、马鞍山同杰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正旺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惠州俊
儿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江苏中江泰阿生物基材料有限公司、江苏泰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张家港市飞航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先进生物材料与过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优富环保科技有限公
司、安徽绿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漳州绿塑新材料有限公司、漳州杰安塑料有限公司、珠海市易科德环
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武汉梵承新材料有限公司、蚌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湖北创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创想生态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元素驱动(杭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江苏新瑞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翁云宣、刁晓倩、周久寿、纪传侠、李伟民、韦炜、陈志明、沈坤良、严德平、张跃胜、
上官纬、魏杰、江桂兰、王玉忠、李兴亮、汪纯球、徐景美、郭宝华、陈国强、蒋苏臣、杨义浒、宓可钧、孙元正、
吕沙峰、魏达、赵燕超、吴赴清、刘赟桥、黄健、阮刘文、李会文、李荣群、余莉花、章保、刘军、樊武元、徐友利、
丁建萍、安书怡、李宗华、毕志良、叶兴虎、朱景利、张元华、史路飞、宋爱华、王春霞、叶新建、王鹏、
丁杨惠勤、刘建华、麻宁、周峰、廖莎、杨宏、高维常、郑伟春、戴春发、王秦峰、任杰、张坚洪、赵英杰、
郭凯、周新、周麓可、陶俊杰、沈磊、杨佳龄、昝向明、许燕龙、刘志忠、陈锡昌、张立斌、吴靖、刘美姣、杨成亮、
刘旻昊、李字义、储鑫。
ⅠGB/T46256—2025
生物基材料与制品
生物基含量及溯源标识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物基材料与制品的生物基含量及其生物基含量溯源标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生物基材料及各类生物基材料制得的制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844.2 塑料 符号和缩略语 第2部分:填料和增强材料
GB/T39514 生物基材料术语、定义和标识
3 术语和定义
GB/T395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物基含量 biobasedcontent
样品的总有机碳中含生物基碳的含量。
注:生物基含量以每单位质量样品有机碳放射性活度和相同单位质量现代碳参比材料有机碳放射性活度比值的百
分数表示。
4 溯源标识
4.1 文字标识
生物基材料与制品的文字标识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材质;
b) 产品标准编号;
c) 产品名称;
d) 生物基含量实测值。
4.2 图形标识
生物基材料与制品的图形标识按图1的规定。
1GB/T46256—2025
>××××××b<
GB/T46256—2025c×××××d
a生物基含量实测值。
b 材质。
c 产品标准编号。
d 产品名称。
图1 生物基材料与制品图形标识
4.3 标识的规格
标识的适宜规格应根据制品的尺寸确定,如需要缩小或扩大标识,应同等比例缩小或扩大标识。
4.4 标识的使用条件
明示生物基材料与制品的产品。
5 标识标注要求
5.1 产品材质标识
5.1.1 单一组分产品
由单一组分制得的产品,标识应符合第4章的规定。
5.1.2 多组分的产品
混合物或合金的多组分产品,按照各种主要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大小,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用名称缩
写表示成分,缩写之间用加号“+”隔开。
示例:聚乳酸(PLA)和淀粉(St)合金,聚乳酸为主要成分,淀粉分散在其中,表示为:>PLA+St<。
5.1.3 含添加剂的产品(可选项)
含单一填料或增强剂的产品,填料或增强剂应与主要成分一起标识,主要成分缩写后加连字符,然
2GB/T46256—2025
后按GB/T1844.2规定的缩写符号描述添加剂,见示例1。
示例1:添加30%质量分数矿物粉末[碳酸钙(MD)]的聚乳酸,表示为:>PLA-MD30<或>PLA-CaCO330<。
含多种填料或多种增强剂,或两者均含有的产品,应标识填料或增强剂的百分含量,并用圆括弧加
以括弧,见示例2和示例3。
示例2:含15%质量分数矿物粉(碳酸钙)和25%质量分数玻璃纤维(GF)的聚乳酸,表示为:>PLA-(GF25+
MD15)<或>PLA-(GF+MD)40<。
示例3:由含20%质量分数矿物粉和15%质量分数玻璃纤维的聚乳酸,表示为:>PLA-(MD20+GF15)<或
>PLA-(MD+GF)35<。
5.1.4 生物基含量
生物基含量应用百分数表示。
国际上不同国家或组织对生物基材料的含量要求不同,附录A给出了我国常见的生物基材料与制
品生物基含量最低含量要求建议,附录B给出了国际上主要国家或组织有关生物基材料与制品标识体
系,并列出了相应网址链接。
注:生物基含量相关测试方法见附录C。
5.2 标识位置
产品使用标识时,应标记在产品或外包装上。
标识宜标注在产品本体,如底部、外侧等明显部位。受功能、外观设计等影响无法在明显部位标注
的,则应标注在产品外包装上。同时,应在产品说明书中予以注明。
5.3 标识颜色
标识颜色宜以绿颜色(色号:R73G106B1)为主;在产品不方便使用绿颜色时,应根据产品选择合
适颜色(黑白为主),以模塑、烙印等方式标记时可采用产品本色。
5.4 标识标记方法
标识的标注应采用模塑、印刷、压花、烙印或其他清晰且不易拭除的标记方法进行。
标识应清晰可见、不易磨损,且不应损害产品的使用性能。
5.5 产品名称
产品名称应标识生物基材料与制品名称。如有已发布实施的产品标准(包括国家标准或行业标
准),则按产品标准进行命名;如无相应的产品标准,可参照已发布实施的产品标准命名。
3GB/T46256—2025
附 录 A
(资料性)
我国常见的生物基材料与制品生物基含量最低含量要求建议
我国常见的生物基材料与制品生物基含量最低含量要求建议见表A.1和表A.2。
表A.1 我国常见的生物基树脂生物基含量最低含量要求建议
树脂名称 缩写最低生物基含量
%
聚乳酸 PLA 95
聚羟基丁酸酯 PHB 95
聚3-羟基丁酸-3羟基戊酸酯 PHBV 95
聚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酯 P3HB4HB 98
聚乙烯 PE 87
聚酰胺 PA 30
聚呋喃二甲酸酯 PEF 70
聚丁二酸丁二酯 PBS 45
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酯 PBSA 35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 PBAT 25
聚三亚甲基碳酸酯 PTMC 70
环氧树脂 EP 49
聚氨酯 PUR 30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酯 PBSAT 40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酸-己二酸乙二酯 PESAT 40
表A.2 我国常见的生物基制品生物基含量最低含量要求建议
制品名称 缩写最低生物基含量
%
购物袋 — 25
垃圾袋 — 25
连卷袋 — 25
床上用品和毛巾 — 30
黏合剂 — 25
指甲和角质层产品 — 25
油漆和涂料 — 25
非建筑用途干聚合物泡沫 — 25
4GB/T46256—2025
GB-T 46256-2025 生物基材料与制品 生物基含量及溯源标识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10-12 17:47:08上传分享